第十六篇德章 [王本五十三章]
使我介然有知, 即使我事先對行進的路線明確了解,
行於大道, 走在大路上,
唯施是畏。 還是怕誤入歧途。
大道甚夷, 大路非常平坦,
而民好徑。 但許多人卻喜歡抄近道、走捷徑。
朝甚除, 統治集團過度地聚斂財富,
田甚蕪, 造成田地十分荒蕪,
倉甚虛; 倉庫裏非常空虛;
服文采, 但貴族們穿戴華麗的服飾,
帶利劍, 佩帶鋒利的寶劍,
厭飲食, 吃膩了瓊漿玉液山珍海味,
財貨有餘; 聚斂的錢財貨物囤積如山;
是謂盜誇, 這就像盜匪在炫富誇耀,
非道也哉。 絕不是為政的康莊正道。
“使我介然有知”,“介”,帛書甲本作“”,乙本與王本等作“介”。高明先生認為應從甲本,“”通“挈”,《說文》:“挈,縣持也。”高明先生“引申為持握或掌握”,此語意為“假使我掌握了知識”;“‘挈’、‘介’古同為見紐月部字,讀音相同”,高先生據此定“今本‘介’乃‘挈’之借字”。
但據《說文》:“介,畫也。從八,從人,人各有介。”這是個會意字,“八”表示分別;“從八,從人”,表示人與人之間自有區別、界限,故雲:“人各有介。”“介”乃“界”之本字。“介然”,就是對區別、界限很清楚。聯係下文“行於大道”,好像是出發前看了地圖,對行進路線了然於胸。“有知”即有認識;“介然”是具象的,“有知”是抽象的,但都是“行”前對路線的認識,相當於今天我們所說的“成竹在胸”。在用“介”字本義即能說通的情況下,似乎不必通假為“挈”,況且“我掌握了知識”還不及“成竹在胸”意義顯豁。
“施”,為“”之通假,音yǐ。《說文》:“,行也。”本意為斜行,引申為斜道旁徑。許多注本又引申為“邪道”、“旁門左道”,意思不錯,但“行於大道,唯施是畏”,隻是比喻句,“大道”和“施”隻是比喻的喻體,譯解還是循字麵義,讓讀者自作引申為好。另外,“使”一般譯為“假使”,而按全句意義來理解,以譯為“即使”更妥。
“大道甚夷,而民好徑”。大路很平坦,但民眾卻喜歡抄近路,走捷徑。這句話是緊接著上一句來的,也是比喻。大道指出是官道,可以行車。徑是步行小路,雖然高低不平,有的地方坡度很陡,卻要近得多。這裏的“民”也是比喻的喻體,比喻貪圖小利、背離大道的人。認清這一點很重要。有注家就認此句中“民”為實指,因此把下文“服文采”雲雲之所指也認為是“民眾”、“百姓”了;又有注家從景福本、遂州本、李約本改作“人”,解為“人主”,都未免穿鑿太過。
“而民好徑”,帛書甲本作“民甚好解”,乙本作“民甚好”,高明先生認為:“‘’乃‘解’字之古形。‘徑’與‘解’字古音相同,可互相假用,在此‘徑’為本字。”我覺得,“解”本也作“怠”解,可認為是“懈”之本字。民因懈怠、偷懶,而好走捷徑,故與“而民好徑”文義通。取“民甚好解”,今人理解義較曲,故從王本。
“朝甚除”,《韓非子·解老》篇雲:“‘朝甚除’也者,獄訟繁也。獄訟繁則田荒,田荒則庫倉虛。”為什麼“朝甚除”是“獄訟繁”呢?《韓非子》沒有解說,在先秦其他典籍文獻中也不見佐證。故而,王弼注與此說相反:“朝,宮室也;除,潔好也。‘朝甚除’,則‘田甚蕪,倉甚虛’,設一而眾害生也。”馬敘倫以為“除”為“汙”的通假,以求與下文“蕪”、“虛”保持一致。高亨引《後漢書·班彪傳》之李賢注,《文選·西都賦》李善注,證明“塗,汙也”;再由“塗”通假為“除”,與《老子》扯上了關係。但“除”,在先秦典籍中本有通假為“儲”之例。《易·萃》:“君子以除戎器,戒不虞。”《陸釋》:“除,本亦作儲。”《毛詩》“何福不除”俞樾按:“除,當讀為儲。”《朱訓》:“除,借為儲。”依此義,“朝甚除”,為統治集團過度地聚斂財富,故導致“田甚蕪,倉甚虛”,此義也與下文“盜誇”正相吻合。而《韓非子》是提倡“朝甚儲”的,故扯到“獄訟繁”上去,真難說他是有意識還是下意識。
“服文采,帶利劍,厭飲食,財貨有餘”之流,當然是指貴族。士民中可能也有“服文采,帶利劍”者,但要過上“厭飲食,財貨有餘”的生活,在當時非貴族莫屬。“服”、“帶”、“厭”、“有餘”都含有炫耀義,故稱其為“盜誇”,好像盜賊在誇耀他的偷搶所得,“盜誇”一辭,極其犀利。“非道也哉!”此“道”還是比喻的喻體,比喻正確的政治方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