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第十七篇德章 [王本五十四章](1 / 2)

第十七篇德章 [王本五十四章]

善建者不拔, 善於鎖藏的,鎖不能被打開;

善抱者不脫, 善於懷藏的,東西不會掉落;

子孫以祭祀不輟。 恭敬地祭神祀祖、謹守傳統的,家族興旺,子孫後代延綿不絕。

修之於身, 在個體生命方麵修此守藏之道的,

其德乃真; 他的德行非常實在;

修之於家, 在治理家族時修此道的,

其德乃餘; 他的德行就很寬裕;

修之於鄉, 在治理鄉政時修此道的,

其德乃長; 他的德行就很大度;

修之於邦, 在治理邦國時修此道的,

其德乃豐; 他的德行就很豐厚;

修之於天下, 在治理天下時修此道的,

其德乃普。 他的德行就能普及一切。

故以身觀身, 故而,從一個人修持生命的德行,可以看到這個人生命的質量;

以家觀家, 從一個家長治家的德行,可以看到這個家族的景況;

以鄉觀鄉, 從鄉長治鄉的德行,可以看到這個鄉的狀況;

以邦觀邦, 從諸侯治邦國的德行,可以看到這個邦國的情況;

以天下觀天下。 從君王治天下的德行,可以看到天下的局麵。

吾何以知天下之然哉? 我怎麼知道天下的局麵好不好呢?

以此。 就憑這一條。

本章文義較淺顯,但曆來注家往往隔裂文句,望文生義,以致使整章意義不能貫通一氣,因此,也造成各種分歧。

善建者不拔;現注家多譯如:“善於建樹的不可拔除”(《陳注》),或“善於樹立的不可動搖”(《任譯》)。《韓非子·解老》篇曰:“人無愚智,莫不有趨舍。恬淡平安,莫不知禍福之所由來。得於好惡,怵於淫物,而後變亂。所以然者,引於外物、亂於玩好也。恬淡有趨舍之義,平安知禍福之計,而今也玩好變之,外物引之。引之而往,故曰‘拔’。至聖人不然,一建其趨舍,雖見所好之物不能引,不能引之謂‘不拔’。”按《韓非子》的解釋,便是:“所謂善於建立價值觀,就是不為世俗功利所動。”

但根據本章全文來看,我認為,此“建”乃“鍵”之通假,是鎖藏之義。《禮記·樂記》“名之曰建”,鄭玄箋:“‘建’讀為‘鍵’,字之誤也……鍵,言閉藏兵甲也。”《第三十一篇道章[王本二十七章]》:“善閉無關楗而不可開”,“楗”,帛書作“籥”,可見王本定本時“鍵”尚不流行,故以“楗”通假之。由此,《禮記》中“建”可認為是“鍵”之本字,本章中“建”也同樣。“拔”為“抽拔”義,古代鎖具即用鑰匙打開後,也要用力拔出。而不管建樹後拔除之,還是建立後動搖之,都不是常見現象,所以是否“善建”,不應以“不拔”來衡量。如果說“善於建造房屋的人,他造成的房子不會被風刮倒”,那對“善建”的要求實在是太低了。而閉上鎖要防止被人打開,乃造鎖者第一關心的問題,故是否善鎖,應該且必須以“不拔”來驗之。《韓非子》所解,隻說了這句話可能比喻什麼,對這句話本身的意思,終究隔了一層。這種解法,局限了古文中常用的譬喻這種形象思維修辭手段所指的多義性,有時甚至歪曲、顛倒了原句之所指。但這種以一己之讀後感代注的解法,在古文訓詁中比比皆是。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