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兒毒蟲不叮毒蛇不咬,巨禽不抓猛獸不搏,終日號哭而不氣逆不打嗝,似乎與現代人的經驗有出入。也許古代人的觀察經驗不夠豐富,也許古時嬰兒的適應自然環境的能力更強,而現代嬰兒條件好了,適應環境能力反有所下降;反正,在《老子》成書年代,是不容置疑的經驗事實,但也帶著些神秘感,故以此來比喻“含德之厚者”。
但這一比喻也傳達了中國古代哲學的一個基本觀念,任何生命個體以初生時為最好。以後道家的“元神”、“識神”說,也基於這一觀念。這一觀念的產生可能來自對生命現象的觀察。生命個體初生時都是弱小的,但弱小的形體中似乎已包含有日後成長、發育、壯大、繁殖的一切能力,而衰老、患病及死亡,好像是這種能力消耗至用盡的結果,故而把初生定為最佳狀態。但中國古代哲學對這種現象的解釋是,因為萬物初生時“精之至”與“和之至”。“精之至”容易理解,但無法仿效,故道家認為“元神”隻可保養,不能因修煉而增益;而“和之至”,一般人不易理解,但卻是可以修為的。故本章所論重點,正在“和”上,“和”為保“精”之道。
因此,引出下文“知和曰常”,“常”指“能長”,就是“能夠長時間生存者”,引申為“能夠實現長時間生存目標的規律”。“知常曰明”,知道能長時間存活規律的,才叫做明白道理,因為對人來說,世上沒有哪一種道理,比這種道理更為重要的了。
“益生曰祥”,《說文》:“祥,福也。”引申為吉兆,《周禮·春官·》“以觀妖祥,辨吉凶。”鄭玄注:“妖祥,吉凶之征。”賈公彥疏:“祥是善之征,妖是惡之征。”又因諱言修辭,轉義為凶兆,《尚書·鹹有一德》:“亳有祥,桑穀共生於朝”,孔傳:“祥,妖怪。”《左傳·昭公十八年》:“將有大祥,民震動,國幾亡,吾身泯焉,弗食及也。”杜預注:“祥,變異之氣。”因此,古時又將喪祭名為“祥”,周年祭為“小祥”,兩周年祭為“大祥”。因為此句中“益生”,一般注家都據《莊子·德充符》中“常因自然而不益生也”,把“益生”解為“求生之厚”,故都依王弼注,把“祥”解為“災禍”。唯河上公本將“祥”注為“長”,《郭說》把“祥”作本義理解。從下文看,“益生”與“心使氣”、“物壯”應義相近,故王弼注是正確的,“祥”作“災殃”理解,於《老子》同時代的文獻中有很多例證,應該可以認定。
“心使氣曰強”,“物壯則老”,都易理解。“則”是“立即”的意思。“不道”,道者,行也,“不道”就是“不行”,今天我們的口頭語“不行”、“不地道”,也許正是從這“不道”演變而來。“不道早已”,不行就提早完結了。
生命都要完結,但“益生”、“心使氣”、求“強”“壯”,則會使生命“早已”。依佛教說法,就是不能“盡形壽”。這正是道家所反對的。所以,在先秦道家,還不是求長生,而隻是盡形壽;或者說,盡形壽是道家“養生”術的底線。但因為大多數人為物欲所誘,以身殉之,不能盡形壽,所以能盡形壽者就像是得長生了。正如今天按科學家計算所得,正常人正常生活平均可活到一百二十歲,而實際生活中,活到一百二十歲的,是極個別的人瑞,因此,說道家求長生也不算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