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第十九篇德章 [王本五十六章](1 / 2)

第十九篇德章 [王本五十六章]

知者不言, 真有政治智慧的人,不急於發表也不固守自己的觀點;

言者不知。 急於發表並固守自己觀點的,並不真有政治智慧。

塞其, 築起隔牆,

閉其門, 關上大門,

挫其銳, 銼去人們的銳角,

解其紛, 解開人們的紛爭,

和其光, 和合人們的光彩,

同其塵, 也共同吸納人們的塵埃,

是謂玄同。 這就叫做“玄同”(深層次的本質上的和同)。

故不可得而親, 故而,不能因為得到權勢而使人親近,

不可得而疏; 也不能因為得到它而使人疏遠;

不可得而利, 不能因為得到權勢而給人格外利益,

不可得而害; 也不能因為得到它而加害於人;

不可得而貴, 不能因為得到權勢而使親者尊貴,

不可得而賤; 也不能因為得到權勢而使怨者卑賤。

故為天下貴。 故此,他為天下人所推崇。

本章基本從王本。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此“知”,應為“智”。《老子》帛書本中,唯有“知”而無“智”,說明當時還沒有“智”,“智”為後起字。王本中有“知”也有“智”,是後人酌情改動,加以區分的。但本章王本仍作“知”,說明王弼認為此處以“知”為是。這大概是基於《老子》有貶“智”傾向的緣故。《老子》中確實有多處提到“智”而有貶義。如“絕聖棄智”(《第二十一篇道章[王本十九章]》),“以智治國,國之賊;不以智治國,國之福”(《第二十八篇德章[王本六十五章]》)等。王弼可能認為本章中“知”是中性的乃至褒義的,故用“知”而不用“智”。然而,《老子》要特別提出“絕聖棄智”、“不以智治國”,說明“智”在當時的語境中,習慣是以褒義使用的,老子是“正言若反”。因此,不能依《老子》中有貶“智”之例(哪怕這樣的例子再多),而推出《老子》中凡“智”必貶。“知”與“智”,意義上是有所區別的。“知”,僅是對外界事物的認識;而“智”,則是在認識基礎上深思熟慮的結果。“言”是觀點,是“智”的外在表現。因此,與“言”並舉的應為“智”而不僅是“知”。

我在解釋《還吾莊子·齊物論》篇“大知閑閑,小知間間;大言炎炎,小言詹詹”時,認為應是“知(識)”而非“智(慧)”。那句裏也是與“言”並提,為什麼是“知”而不是“智”呢?因為《莊子》雖然也說“絕聖棄知”,但對這句話的理解,已與《老子》本意有所不同,就像《莊子》對“道”的理解也與《老子》有所不同一樣。對“絕聖棄知”應如何理解,待注到《第二十一篇道章[王本十九章]》時再詳說,這裏隻說一下,老、莊對“絕聖棄知”之“知”的定義不同。《老子》言“棄知”,是棄心智,即“不以智治國”;而《莊子》言“棄知”,則是棄知識。《逍遙遊》中有“小知不及大知”語,之前有“之二蟲又何知”,之後有“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語;《養生主》中更有“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已。已而為知者,殆而已矣”的論述,可證“大知”、“小知”指的是“有大知識者”、“有小知識者”。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