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篇德章 [王本六十章]
治大國若烹小鮮。 治理大的邦國像烹燒小魚一樣,不可多擾動。
以道蒞天下, 用道的光芒普照天下,
其鬼不神。 就不見鬼神來施展神通。
非其鬼不神, 不是鬼神失去了神通,
其神不傷人; 是鬼神不用神通來幹涉民眾的生活與事業。
非其神不傷人, 非但鬼神不幹涉民事,
聖人亦不傷人。 有道的君主也不幹涉民事。
夫兩不相傷, 鬼神和有道明君都不幹涉民事,
故德交歸焉。 故而於此共同得到人民的供獻。
“治大國若烹小鮮”,曆來注家都很一致,如王弼注:“不擾也。”範應元雲:“夫亨小鱗者不可擾,擾之則魚爛。”燒小魚的時候,不能多翻動,多翻動魚肉會碎爛。據徐誌鈞先生考證,“以烹飪為治國之喻,乃上古成說。”《徐注》引《詩·檜風·匪風》:“誰能亨魚,溉之釜。”毛傳:“溉,也;,釜屬;烹魚煩則碎,治民煩則散,知亨魚則知治民矣。”徐先生之考證,似可為《德經》為老子所摘引之前人文獻作一佐證。
本章之難點在“傷”字。各注本無不將“傷”解為“傷害”或“侵越”,那麼,從“非其鬼不神,其神不傷人;非其神不傷人,聖人亦不傷人”句可推出,若不“以道蒞天下”,則“鬼”與“聖人”本是“傷人”的。許多注家也都注意到了這一點,曲為之辯說。因為終究不肯承認“聖人”本亦“傷人”(“鬼”本“傷人”,站在今天的唯物主義立場上是可以認同的),所以話到頭來總是含糊其辭,若細究下去則難以自圓其說。不知為什麼,沒人想到去查一查“傷”是否還有別的義項。我一查《漢語大字典》,即見到“傷”有“妨礙”的意思。《論語·先進》:“何傷乎?亦各言其誌也。”直到白居易詩中,還有“清濁不相傷”句;關漢卿雜劇《望江亭》中,還有“小娘子就靠著小官坐一坐,可也無傷”這樣說法。這使我聯想起“無傷大雅”之“傷”,也應是“妨”義。說明“傷”為“妨礙”義,從《論語》成書時代一直沿用至今,《老子》中“傷”為“妨”義,完全可能。
如將這裏的“傷”理解為“妨礙”、“幹涉”之義,就與“治大國若烹小鮮”,以及貫穿《老子》全書的無為而治的思想統一起來了;也自然而然地解決了若不“以道蒞天下”,“聖人”本也“傷人”的問題。聖人也者,本也稱統管全局的君王。在《老子》時代,一般人的觀念中,難免認為君王治民,統一指揮,就要對民事有所幹涉,有所調整,這就是“傷(妨)人”。而《老子》認為聖人在一般情況下,無為而治,是不應該“傷(妨)人”的。至於“鬼”,先秦時即是神,是君民共同頂禮膜拜的偶像。注成“情怪”“鬼魅”以貶之,來求“鬼”本“傷人”之義通,非僅舍近求遠,實乃南轅北轍。“神”乃不測之功用,譯為“神通”較為確切。
“夫兩不相傷,故德交歸焉”,各注本或從《韓非子·解老》之說:“言其德上下交盛,而俱歸於民也”,解為“這樣就各得歸宿,天下太平了”(《古談》);或解為“終於互相返歸於道”(《陳解》);甚至有譯為“所以(人與鬼)都(互相)稱讚‘聖人’的德”(《任譯》);都是對“德交歸焉”望文生義所致,使最後一句與上文脫節,使“故”無著落,不能起到概括作用。對“交,合也”(《廣雅》),一般無異議,關鍵在“歸”作何解。“歸”應通“饋”,《朱訓》:“歸,借為饋。”《說文》:“饋,餉也”,進食於人的意思。《儀禮·聘禮》“歸饔餼五牢”,鄭玄注:“今文歸或為饋。”《儀禮·聘禮》“夕夫人歸禮”,鄭玄注:“今文歸作饋。”《論語·先進》“詠而歸”,《陸釋》:“鄭本作饋。”《陽貨》“歸孔子豚”,《陸釋》:“歸,鄭本作饋。”《微子》“齊人歸女樂”,《陸釋》:“歸,鄭作饋。”《荀子·王製》“使相歸移也”,楊注:“歸讀為饋。”“饋”也作祭祀解。《論衡·明雩》:“詠而饋,詠歌饋祭也,歌詠而祭也。”“詠而饋”,乃引《論語》“詠而歸”句。另,“德”者,得也。龍本,敦煌辛本“德”正作“得”。“德交歸焉”,就是“鬼神和有道明君於此(不妨民)共同得到民的供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