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第二十六篇德章 [王本六十三章](2 / 2)

下麵我試著證明這一點。

證明即從“味無未”著手。高明先生徑認“未”為“味”之通假,故將帛書甲本訂文寫成“味無未(味)”,不作任何解釋。徐誌鈞先生注道:“《說文》:‘未,味也。’注:‘味者,滋味也。’”也認為“未”是“味”的通假。前麵已說過,這種說法是不通的。古人寫成“味無未”,應看作有意為之,給後人留下一個標誌,使對“味”與“未”加以區分。那麼,“味”與“未”差別在哪裏呢?

查《說文》,完整的表述為:“未,味也,六月滋味也。五行木老於未,象木重枝葉也。”又“味,滋味也”,段玉裁注:“‘滋’言多也。”

從《說文》看,“未”是一個象形字,像草木重疊的枝葉。草木的枝葉有許多是可以作菜食用的,可以作菜的草木枝葉則稱為“味”。因此,“六月滋味也”,是說到了六月,草木長出了繁茂的可以作菜的枝葉,與今天作為名詞、以“味道”或“很有味道”解的“滋味”是兩回事。“無未”,即可作菜的嫩葉尚未生出,譯作白話,可意解為“尚未滋盛”。“無未”與“沒有味道”是兩回事,因而這裏特意用“未”而不用“味”。這是一種狀態,故可作名詞解。而“味”則作動詞解。“味”作動詞解時,有“研究”、“體會”之意。《楚辭·九章·惜往日》“吳信讒而弗味兮”,朱熹集注:“味,譬之食物,咀嚼而審其美惡也。”班固《答賓戲》:“委命供己,味道之腴。”故“味無未”,可意譯為:“研究尚未滋盛之事”,這就與後文“圖難於其易,為大於其細”的意思完全相通了。

“為無為”、“事無事”與“味無未”同構,因此,“無為”、“無事”與“無未”應一樣,作一種尚未形成的狀態理解,而“為無為”、“事無事”則作動賓結構解,非作“為以無為”、“事以無事”解。我斟酌下來,“無為”之“為”,可解作“變成”義,《廣雅·釋詁三》:“為,成也。”《詩·小雅·十月之交》:“高岸為穀,深穀為陵。”《荀子·勸學》:“冰,水為之,而寒於水。”作動詞的“為”,可理解為“造作”、“製成”,《爾雅·釋言》:“作,為也。”《周禮·春官·典同》“以為樂器”,鄭玄注:“為,作也。”“無事”之“事”,可作“變故”解,賈誼《過秦論》:“天下多事,吏不能紀。”作為動詞的“事”,可作“治理”解。《戰國策·秦策四》:“齊、魏得地葆利,而詳事下吏。”高誘注:“事,治。”

串起來,此語可意譯為:“營造尚未成功之業,治理尚未發生之變,研究尚未滋盛之事”,請讀者看一看,這樣解與下文意思是否一氣相通了?

這三句講通了,下文就容易理解了。唯“是以聖人猶難之”,通常解釋為“所以聖人總把事情看得艱難”(《陳注》),但本句中“難”作動詞,作動詞的“難”,除“為難”外,還有“問難”之義項。“難,猶說也。凡事是非未盡,假以往來之詞,則曰難”(《史記·五帝本紀》“存亡之難”司馬貞索隱);這就是辯論。故胡三省注《資治通鑒·周紀五》“奢不能難”之“難”為:“辯析之也。”“猶”在本句中為“欲”義,《禮記·禮器》“匪革其猶”,孔穎達疏:“今詩‘猶’作‘欲’。”因此,這句話我覺得譯為“正因為這樣,有道之君要對此加以辨析”,則更妥。最後一句三個“難”字,也當以異訓並列修辭視之。其餘不再逐句解釋。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