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第三十六篇道章 [王本三十一章](2 / 3)

《高詁》引《逸周書·武順》篇:“吉禮左還,順天以立本;武禮右還,順地以利兵”;《詩·裳裳者華》:“左之左之,君子宜之;右之右之,君子有之”,毛傳:“左陽道,朝祀之事;右陰道,喪戎之事”以證之。從《左傳·桓公五年》看,周桓王伐鄭,“王為中軍;虢公林父將右軍,蔡人、衛人屬焉;周公黑肩將左軍,陳人屬焉。”虢公為當時主政卿士,將右軍;而周公黑肩隻是一般王卿,則將左軍,可見“用兵則貴右”,“偏將軍居左,上將軍居右”,在春秋初期已然如此,似乎是有傳統的。故魯桓公八年楚國伐隨時,隨國大夫季梁要特別指出:“楚人上左,君必左,無與王遇。且攻其右,右無良焉,必敗。偏敗,眾乃攜矣。”季梁的戰術,是攻擊對方的薄弱部分,這與魯桓公五年鄭國大夫子元提出的策略,思路是一樣的。鄭莊公采納了子元的意見,故一戰而敗王師;而隨侯沒有聽取季梁的進策,終遭敗績。不過從季梁特別指出楚人用兵上將軍居左這一點來看,當時中原諸國用兵,習慣是“上將軍居右”的。

梁啟超將“尚有‘偏將軍居左,上將軍居右’,此皆戰國時官名,前人已言之矣”,作為質疑《老子》“或身分甚晚”之一點,實在武斷得可笑。春秋戰國時期,各諸侯邦多無常備軍,開戰時軍隊乃是臨時征集調度的,因此,怎麼會有“偏將軍”、“上將軍”這樣固定的官名呢?但從《左傳》看,周王出師已有右、中、左三軍,楚國出師也有左、右兩軍,既分三軍或兩軍,統領各支軍隊的指揮官必有其稱呼,或稱之為“偏將軍”、“上將軍”,此乃臨時稱謂,不見於《周禮》等典章,也不見於《左傳》之類的史書,也是自然的事。何況梁任公能說自己已見到春秋時所有典籍嗎?他所言之“前人”,有資格說這樣的話嗎?以己之認識盲區,作為質疑的根據,哪怕我對他別的學問再敬重,這裏也隻能以“可笑”言之了。

故兵者非君子之器,兵者不祥之器也,不得已而用之,襲為上。此據帛書,王本作“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為上”,“不祥之器”與“君子之器”位置前後互換。從文義看,承“君子居則貴左,用兵則貴右”下來,也應該先得出結論“非君子之器”,然後再說明為什麼“非君子之器”(非貴族平時居用之器具),因為它乃“不祥之器”。“不祥之器”也有用的時候,“不得已而用之”。“不得已”,照字麵直解,是不能了結,事情無法解決的意思,引申為“實在沒有辦法”。今多用引申義。我依本義譯之,一則因為《老子》成書年代早,能取本義盡量取本義;二則因為這樣解與“用兵”比較貼切。“襲為上”,此依甲本,乙本作“恬為上”,疑“”乃與“”形近而誤,而“”則是“襲”的異體,一用“衣”作旁,一用“衣”為底。“”後另有其意。《說文》:“,絝也,從衣,龍聲。”何為“襲”?“,假借為”(《朱訓》),“襲”即為“襲”。《荀子·儒效》“而能跡於文武”,楊注:“,襲也。”“‘襲’字引申為凡襲之用”(《段注》),《管子·君臣下》“狡婦襲主之請而資遊慝也”,集校引李國祥雲:“襲,襲也。”可見“襲”在當時為固定用詞。“”又作“掩”。《易·困·彖辭》“困,剛也”,《陸釋》:“,本又作掩。”故“襲”後多寫作“掩襲”。“掩,襲也”(《慧琳音義卷六》“掩泥”注引《韻英》)。《字詁·奄掩閹》:“覆義當歸‘掩’。從上覆之,從後取之並曰‘掩’,本掩取禽獸之義。”從《字詁》的解釋可以看到,、掩本來都是抓捕禽獸的方式。“”是用網從上罩下去,“,覆取也”(《集韻》),“,謂網取禽也”(《文選·司馬相如〈子虛賦〉》李周翰注);“掩”是用手去抓抱,“掩,斂也”(《說文》);後引申為出其不意地攻擊敵軍。因為“兵”乃“不得已而用之”,故能出其不意,攻其不備,一戰而畢其功,而不是曠日持久地對抗,長期與敵軍處於交戰狀態。否則,就變“用”為“居”,變“奇”為“正”了。故曰:“襲為上”。王本作“恬淡為上”,各注家通常譯如“最好要淡然處之”(《陳注》)。“用兵”怎麼算是“恬淡”?是對成敗得失不斤斤計較,還是不把“用兵”這件事情看得很嚴重?“兵”既是“不得已而用之”,要不計較,要不看得嚴重,也不可能。“用兵”即有流血犧牲,“師之所處,荊棘生焉;大軍之後,必有凶年。”故“兵”需慎用,少用,但一旦用之,豈可等閑視之,“淡然處之”。“淡然處之”,是將士卒之生命當兒戲,比不戰而降還不如。所以“用兵”以“恬淡為上”,於義不通。也難怪王純甫、紀昀、譚獻、奚侗、易順鼎、劉師培、勞健、馬敘倫及古棣先生等,認為本章中包括“恬淡為上”在內的許多話為後人注語羼入正文。在未見帛書的情況下,作這樣的猜測,也情有可原。遺憾的是對帛書、楚簡(郭店楚簡作“為上”)有相當研究的注家,還是一味地維護“恬淡”,認為“‘’、‘恬’古音同,‘襲’、‘淡’古音相近”,“,甲本作‘襲’,此從心,蓋即‘’之異體,與‘’音義略同。‘’讀為‘恬淡’”,“甲本‘襲’與乙本‘’,均當從今本作‘恬淡’”(《高注》),可見思維定勢力量之強大,真有點可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