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放棄自己的優勢,前去攻打營寨森嚴的張楊,無疑於舍棄城池之固的保護,前去攻打用營寨保護起來的張楊,這是殊為不智的行為,他不想拿著自己的力量去死磕硬碰。
時下,張楊以防禦為主,確實是上策,若是張楊舍棄營寨同他決戰於野外,才是真正的莽夫所為。
不受敵對一方的挑戰和激將,利用優勢避敵實為良謀。
要是若演義上麵那般,兩方領兵將領先來個挑將,要是一方兵馬極少,又有猛將統率,一旦擊殺對方的將領,對方的大軍豈不是要崩潰?
所以,挑將的情況很少發生,要麼是有勇無謀的莽夫受不得別人的挑釁出戰,要麼是自信能夠將對方斬殺於馬下。
假如一方擁兵兩萬,一方擁兵三五千,自然要利用兵馬的優勢將對方擊潰,要是莽撞的挑將,擁兵再多的將領,在對方萬人敵猛將的挑將之下,哪有勝算可言。
“我與張楊引弓不發,都在等著對方主動攻擊,相信過不了多久,這個平衡就會被打破。”
張遼遠眺張楊的營寨,極富耐心的道:“張楊已經沒有退路,強行攻城乃是當務之急。”
他已經入駐壺關七日,除了堅守城池之外,並無良策可以退敵,張楊謹守營寨,除了強勢對抗之外,也無破敵機會。
他不想損失太大,隻能采取守勢。
答應鄭渾一月之內踏平張楊的承諾,他暫時隻能拋諸腦後,專心應對眼前的戰事即可,其餘的可以不用去想太多。
“此戰,決定張楊的前途,一旦後退,裹挾而來的兵馬大多都會逃竄,所以張楊一定會殊死一搏,不會放棄立足於上黨郡的機會,這就是我們的絕佳戰機,隻要耐心等待,就能將張楊擊敗於城下。”
高順言辭鑿鑿的回應道:“相信張楊自己也明白,他已經箭在弦上不得不發,一旦後退被我們追擊,他的處境將會更加的艱難。”
曹性臉色一沉,帶著輕視之色道:“張楊應該有自知之明,張郡守的手段和本事,他是一清二楚,如今還敢正麵交鋒,不知道哪裏來的膽子。”
“正是因為張楊知道張郡守的厲害,這才不計一切的為敵,若是後退半步,張郡守就能追趕一步,想要不被張郡守趕出上黨郡,隻能窮盡全力死拚到底。”
韓浩篤定無疑的分析道:“既然沒有退路,隻能背水一戰,在張楊的心中,恐怕抱著萬一擊敗了張郡守的希望吧。”
張遼十分欣慰,張楊已經徹底的落在下風,他的部將對此都深信不疑,相信張楊也明白自己的處境,這才抱著殊死一戰的心態想要與他死戰到底。
他很希望張楊能夠快點兒發難,冬季的寒氣已經很重,再對峙下去誰也不好受。
他唯一擔心的是,張楊明知道處於劣勢還要與他交鋒,肯定有所依仗,他就怕張楊沒有底線的胡作非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