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焚城孤影 第八十章 沐有財與慕容複有何區別(1 / 2)

有階級以來,從古至今的社會形態無非兩種,一個是階級對抗,一個是階級壓迫。用魯迅先生的話說,那就是做奴隸而不可得的時代,和暫時坐穩了奴隸的時代。或者說動蕩年代與和平年代。

而現今,有一些墨家主義分子,他們飽讀尤裏和殷墨離的著作,熟記工人、農民起義,反抗資本統治政權的每一個步驟。在階級對抗形態下的暴風雨中,他們可以不畏犧牲,不懼強權,不怕艱難,不貪財富,不戀女色。無論從哪個角度上看,他們都是鐵骨錚錚地好漢。

但可惜的是,這部分有有勇有謀連殺頭造反都不怕的好漢們,卻對暫時坐穩了奴隸的時代毫無辦法。天下沒有大亂,這些讀了一肚子屠龍術與造反大道理的人,便頓時舉足無措。他們不知道自己可以做些什麼,因為所有一手創立偉大國家的人,比如尤裏,他們的屠龍術經驗全都是動蕩時代中總結出來,並沒有寫和平時代應該怎麼辦。

寫屠龍術的寶典上沒有寫如何打狼,於是勇士們便拿大灰狼毫無辦法。

大多數這樣的人他們到最後,要麼還是參與到各種社會運動中去,要麼就在家中坐看風雲起。但也有一些人,更喜歡積極主動一點。但他們的積極主動並不是主動參與到社會運動中,去揭露統治階級嘴臉或者參與幫助底層人民獲取自己的權益,而是主動將第二形態的社會推向第一形態。

換句話就是說,一手正常的牌他們不會打,非要換成爛牌才能按步就章的出牌。

他們就像唐策前世看過的一部著名長篇《天龍八部》中的,那個很可笑的慕容家族一樣行事。

作為這個家族的人,他們的一生可謂是鬥爭的一生,他不貪圖富貴安逸,不貪圖女兒溫柔,永遠全心全意地勾畫著自己的複國大業。

然而他是怎麼複國的呢?

為了挑撥宋朝與四邊國家的矛盾,可以製造無謂的武林爭端與冤假錯案,可以聯手星宿老仙這樣武林公認的臭蟲,甚至還可以放下身段做西夏國的女婿,大理國的幹兒子。而且在推牆的路上越走越遠,似乎隻要大宋一亂,他們便能複國成功,或者說是革命成功一樣。

但是,這樣真的能複國成功麼?

試想一下,就算外部壓力能讓宋國完蛋,那也是亡於像遼、金、夏這樣的重量級選手。做大理國的幹兒子,請問大理國有能力進攻大宋麼?而能滅亡宋國的遼國也好,金國也罷,天下他都已經做到一統了,他們憑什麼照顧你的野心,將打下的江山分給你一塊?

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連吳三桂為清廷立下如此天大的功勞,清廷最終不也還是將其滿門抄斬,骸骨分發各省了麼?

這就好比學會如果最終一腳踹開了保王黨獨占議會,就算葉重名和你沐有財有一千個誓言一萬條約定,但最後他依然會將這些約定信手撕掉。利益這種東西,學會他們自己分都嫌不夠多,憑什麼將戰果與你沐有財分享?

好吧,就算你沐有財高風亮節,不是為了追求這些庸俗的權力而攪亂遠東。幫助學會,單純隻是為了讓遠東的人心四亂,從而可以組織政黨,最終推倒學會的統治。

但問題是,這個邏輯本身就很有問題,推倒學會為什麼要繞這麼大一個圈子呢?就算繞這個圈子的邏輯說的通,但任何機會都是給有準備的人準備的,沐有財有準備麼?

慕容複的手下從開局的四大家將,到最後四大家將反目,自己成了真正的孤家寡人。沐有財十年前在義盟中組建一個嘴炮黨輝煌之路,但今天輝煌之路依然還隻是打嘴炮的輝煌之路。甚至因為利益分割不均問題,還被真正看重利益的褚星炬,帶走了一大批骨幹。

如果沐有財不發展組織力量,是因為他要一心一意去向人民宣傳自己的主張,那也能算他有過準備。

可是沐有財雖然在義盟中大名鼎鼎,但他的宣傳出過清談茶館的大門麼?

而且沐有財究竟為遠東人民做過什麼?

他組織過公會為工人請命麼?

他實質反對過學會的賣國行徑麼?

他除了在清談茶館中喊口號,批評秦華離不夠革命,比賽誰更加忠於殷墨離之外,他向人們普及過墨家的基本原理麼?

他在殷墨離回來後,實質上支持過殷墨離麼?

他可以打著了解敵情的牌子,容忍學會的主張大大方方地參與到學會的會議中去;也可以打著統戰的旗號,與學會的人開派對、沙龍其樂融融;甚至可以打著自由辯論的說辭,將本來對墨家理論就不熟悉不了解毫無鬥爭經驗的同誌,搞得思想模糊,拱手送到對方陣營中去,擴大人家的勢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