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傳 泗州城的末日 第一百三十五回 三省回鄉(1 / 2)

浮橋踩踏事件過後,老鴇戴鳳蓮戴嬸娘善心大發要解散迎春閣,她拿出賣身契還與各位姑娘,讓她們投親靠友,尋找各自的出路。大多數人都歡天喜地走了,卻留下五位姑娘沒有去處,戴嬸娘希望尤半城能夠領去一位,可此時此刻的尤半城並沒有心思去想兒女之事,戴嬸娘也隻好作罷。

戴嬸娘正在思量這剩下五位姑娘的歸宿時,不料戴喜兒這位粗壯的漢子卻像小姑娘似的紅著臉來到她的麵前,說自己還是光棍一條,未曾有過男女歡愛!戴嬸娘忙問她這位傻弟弟,你看上哪位姑娘了?

戴喜兒別別扭扭地撓著頭,道:“其他姑娘年齡太小,和我也談不到一起去,我看就要蘭兒姑娘吧!”

戴嬸娘忙拍手稱好,這些姑娘中,我最中意的、我最心疼的就是蘭兒姑娘了,她能嫁給你,我也就放心了!

那蘭兒也很滿意,這個男人身高體壯,性格老實溫厚,知道疼人,於是就答應了這門親事。戴喜兒說想帶蘭兒到揚州、江南一帶做點小本生意養家,戴嬸娘很高興,於是臨行前拿些銀兩贈予他們,兩人背著行李就高高興興地要出發了。

臨行前,戴喜兒有些內疚道:“蓮兒姐,你我姐弟風風雨雨走過幾十年,不容易啊!弟弟我本應該繼續守候在你周圍,唉,現在卻為個人前程要離開了你!”

戴鳳蓮擺擺手道:“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討屬於你自己的生活去吧!”

戴喜兒道:“姐姐一直惦記我那兩個未曾謀麵的孿生外甥女,弟弟我到了揚州一帶定會盡力幫你去尋!”

戴鳳蓮歎氣道:“人海茫茫,哪裏去尋?當初我懷她們姐妹倆時,突遭歐陽大官人亡故的打擊,身心俱疲,因此分娩甚是凶險。可憐的孩子啊,為娘我竟然沒有來得及仔細端詳你們一麵!現在,你們即便站在我麵前,我又怎能相識?”

戴喜兒平時悶不吭聲地忙裏忙外,他就是這迎春閣的支柱,現在他帶著蓮兒姑娘走了,姐姐戴鳳蓮心一下子空了,看來這迎春閣真的要倒閉了!她有些不舍,可是轉念一想,這災荒年月百姓們吃穿都成了問題,哪有心思空著肚子餓得慌去想下半身上的快活,來這裏嫖賭消費呢?與其讓這些姑娘餓著等死,不如積點陰德將她們早些解散,讓她們各奔自己的前程!

迎春閣的蕭條就是整個泗州城的縮影,雖然這次大水並不是往年洪災曆史中之最,城東北側的倒塌缺口也被知州陳永直大人派人很快堵上了,可浮橋踩踏事件後,人心都散了,百姓們已經喪失了萬眾一心共同抵禦洪災的勇氣。今年泗州一帶的良田全部被淹,很多家庭在忍受失去親人的痛苦的同時,還要接受饑餓的考驗。很快就有人被餓死了,開始出現全家人死光,也就是絕戶的現象。

大戶人家開始遷居他處,更多無依無靠的百姓則到外地流浪逃難,泗州城日漸蕭條荒蕪。遠在湖廣任參議的常三省驚聞家鄉噩耗,立即帶上家眷星夜兼程奔赴泗州。爹娘住在城東華家溝,離城有一二十裏的路程,泗州城遭遇水災,華家溝必然被淹,爹娘會不會遭遇什麼不測吧?

常三省不敢繼續想下去,他不停地催促船家快些趕路。船老大無奈地搖搖頭道:“這位官人,小的們已經盡力了,還要怎麼快啊?”

常三省的夫人安慰船家道:“別聽他的,你們該怎麼開船就怎麼開!”

十多天後的一天傍晚,常三省一行終於來到了泗州淮河碼頭。泗州一帶正下著大雨,知州陳永直到碼頭迎接常三省,將他們安排在公衙後院住下後,陳大人便起身告辭,說要帶人到城牆各處看看水災情況。常三省雖然困乏,但心中卻急切想了解災情狀況,於是便跟陳知州一行到泗州各處查看。

泗州的地勢西高東低,東城牆是防禦中的重中之重。他們來到東城,登上城牆順著微弱的燈光遠眺,三省發現城外東北方向水茫茫一片,無變無際。陳知州令人將城牆上一些薄弱的地帶用沙袋加固後,就帶著常三省下了城牆到街道上查巡。

此時,黑暗中的泗州街道特別靜,隻能聽到雨水啪嗒啪嗒擊打地麵的聲音。一些百姓的房舍由於長期泡在水中,開始倒塌,所到之處滿眼都是殘垣斷壁,有的房舍中甚至野草長到一人多高,甚是荒涼。這已不是常三省心目中十多年前離開家鄉時繁華的景色了,那時的泗州即便半夜裏也繁燈閃爍,一些主要街道兩旁商鋪更是燈火通明,徹夜不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