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傳 泗州城的末日 第一百四十三回 籌建護城堤(2 / 2)

迎春閣的招牌取下以後,就不再有客人上門,迎春閣便空蕩起來,主仆兩人起初還不習慣這般安靜,過了些時日後就慢慢地習慣了。這日午後,戴嬸娘吃完午飯收拾房間,找出了一本往日的花名冊,她一個一個地念著姑娘們的名字,回想著她們的音容笑貌,不禁長籲短歎起來。

小丫頭跑進來,興奮道:“嬤嬤,看誰來了?”

戴嬸娘將信將疑道:“死丫頭,看你慌裏慌張的!以前客人們都是衝著這裏的姑娘們來的,如今姑娘們都走了,誰還會來看我這半老婆子?”

尤半城踏進門檻,笑著道:“是我!戴嬸娘,最近還好嗎?”

戴嬸娘很熱情,嗔笑道:“呦,呦,老身正在疑惑是誰呢?原來是尤大官人,快請進!”

落座後,戴嬸娘戲謔道:“尤大官人,今天來此有何公幹,是找姑娘啊,還是住店啊?若是找姑娘的話,那您走錯了地方;若是住店,客房倒有的是,隻是多日沒有人打掃了!”

尤半城笑道:“戴嬸娘,我一不是來尋姑娘,二不是來住店,我是找你來了?”

戴嬸娘答道:“找我?老身隻是個半老婆子,找我有何公幹?”

於是,尤半城便將籌集資金修築護城堤一事如此這般的事情說了一遍,戴嬸娘聽罷顯得很慷慨道:“這樣啊!這可是關係到老百姓安危一件大事,老身我就出它五十兩銀子!”

“五十兩?”尤半城用手掩了下耳朵,問道:“我沒有聽錯吧?像您這麼個大財神,就捐五十兩銀子?”

戴嬸娘不高興了,道:“要飯的還嫌主人給得少啊?老身我能拿出五十兩已經不錯了,遣散那些姑娘時,老身我每個人都給了不少盤纏,還能剩下多少啊?”

尤半城道:“戴嬸娘,您打發每位姑娘也不過花三、五兩子!而以往每年每位姑娘為你掙來不下百兩的銀子吧?迎春閣平時幾十位姑娘,多的時候上百位,這一二十年下來,嬸娘你不腰纏萬貫,鬼才相信呢!”

戴嬸娘責罵道:“好小子,算起老身的賬來了?你也不想想,這些姑娘日常生活費用、吃喝拉撒花費都要老身出,哪裏能積下多少錢財來?”

兩人爭執了一番,戴嬸娘將捐款金額一點一點加了上去,可尤半城還是不太滿意。最後,戴嬸娘有些氣惱,手一攤道:“就二百兩銀子,多一個子老身也不能出了!”

尤半城無奈,隻得悻悻而歸。見到常三省後,便將情況說了一遍,並罵道:“那個老東西真是個守財奴,她沒兒沒女,看來是想將那一大堆金銀帶到棺材裏陪葬啊!”

常三省擺擺手,道:“人各有誌,不能強求!她能出上二百兩銀子,相比一般人,是捐得很多了!”

尤半城卻不心甘,道:“可這區區二百兩對於她來說,卻隻是九牛一毛!常大人,她與你們常家有緣,你去試試,說不定她會看在你的麵子上多捐助一些!”

常三省不想去,道:“她與我爹爹有過節,至今不能釋懷!我若過去,這不是主動上門去找挨罵嗎?”

尤半城卻道:“這麼多年過去,那已經是老黃曆了!沒有多少人會主動捐出銀子,你不去嚐試,怎能知道結果?”

見他言辭這般懇切,常三省不禁覺得有些羞愧,自己是這次捐助活動的發起者,卻沒有他這般積極主動!麵前的這個人已經不是他印象當中那個頹廢的尤半城了,現在的尤半城變得這般有熱情,多了幾分男人的擔當,我不能這般消極推脫去寒了他的心啊!

想到此,常三省便硬著頭皮答應下來,隨尤半城來到了迎春閣。見尤半城搬了救兵過來,戴嬸娘心裏不太舒服,可還是裝出笑容接待了他們。

常三省並沒有說起捐款的事情,而是與戴嬸娘聊起了家常,尤半城用眼神示意他快些進入主題,他卻裝作沒有看見。戴嬸娘看在眼裏,卻也不願意把話挑明,繼續裝作糊塗與他攀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