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營眾人的快速崛起,本身就不符合官場體製,這一切都是“後”“帝”兩黨鬥爭的產物罷了。如今新營早就被朝中重臣盯上了,稍有不慎就能給對方提供打壓的借口,甚至還可能再次莫名其妙地陷入兩黨之爭,到時候死都不知道怎麼死了。
想到這裏,宋占標不由苦笑著搖了搖頭——真不知道那個平日裏甚是精明的趙天寶怎麼會做出這種決定:招募八千新兵外另招一萬“武裝民夫”。難道他不知道幫組團練是要從地方籌集資金,需要地方名義?!雖然新營眾人崛起甚快但離封疆大吏還差得遠,新營根本就沒有編組團練的名義,這本身就是違反朝廷體製的。更何況沒有地方財政支持,得不到朝廷協餉,戰後那些臨時編組的團練肯定是要被新營大量裁撤,甚至完全遣散的。
自古裁軍多動亂。
稍有不慎,動亂就會發生。到時候豈不是給那些仇視新營的敵人送上了最好的借口?!
“娘的,拚了!走一步算一步吧,先把新兵招夠吧!將來總會有法化解的。”
宋占標狠狠抽了一鞭,打定了主意。
趙天寶此時可不知道宋占標的抱怨不解,自從送走歸國隊伍後,他就像上足了發條的鍾表一樣,忙了個不停。
三千北洋老兵抵達漢城隸屬新營,各種相關事務自然是繁瑣雜亂,剛好新營最近又要重新整編,所以各種事情自然就不可能少了。軍製的重新擬定重組,各級軍官的升遷調動,後勤係統的建立,參謀部的正式組建,槍械彈藥的重新發放武裝??????各種事務紛至遝來,趙天寶最近可是沒少耗費心血。
不過這些天的勞累,也算沒有白費。最終新營的編練重組還是初步擬定了下來。
漢城新營正式組建成鎮(師),下轄三標(團):
第一標,下轄四個營,其中一營是由新營老兵組成的,兩營是由北洋老兵組成的,一營是由原來的朝鮮新軍改變的。每營一千餘人,全標共計5000餘人,全部裝備毛瑟連發步槍,外轄三十挺馬克沁重機槍。標統楚天闊。
第二標,下轄三個營,其中一營是由新營老兵混雜旅朝華僑組成,一營是由北洋老兵組成的,一營是由旅朝華僑組成的。每營一千餘人,全標共計4000餘人,全部裝備從日軍手中繳獲的村田式單發步槍,外轄二十挺馬克沁重機槍。標統邢英榮。
第三標,下轄兩個營攻擊2000餘人,全部是由朝鮮籍士兵組成的,各級軍官由當初的新軍教官和以金盛虧為首的遼東朝鮮人充任,全標裝備村田式單發步槍,外轄五挺馬克沁重機槍。標統由鄧誌勇兼任,副標統金盛虧同時兼任所轄一營管帶。
鎮(師)部直轄營,全營一千五百餘人,由新營老兵和在朝華僑組成,全部裝備毛瑟連發步槍,外轄十五挺馬克沁重機槍。標統韓山川。
鎮(師)部直轄炮標,全標裝備七十毫米青銅山炮三十門,七十五毫米青銅野炮二十門,克虜伯鋼炮十門。標統都嘯天。
鎮(師)部直轄馬標,全標八百餘騎,人手一把鋒利馬刀,一支馬槍。標統劉懷崗。
鎮(師)部下轄參謀部,後勤部。
全鎮共計一萬四千餘人。鎮統(總兵):趙天寶,副鎮統:朱牧,宋占標。參謀長:鄧誌勇。
對於趙天寶來說,這次新營整編最重要的便是組建了參謀部,確定了以鄧誌勇為首的參謀班子,這也標誌著新營又往近代軍隊邁了一大步。對於鄧誌勇及其所轄的那些參謀,趙天寶還是非常信任的,不愧是留學普魯士的高才生,這幾個人對於參謀業務還是很有一套的,不管是情報分析還是軍隊編練調動,作戰計劃擬訂,後勤安排,這些人用一個勝任都不足以描述了,特別是那個鄧誌勇簡直就是天生的參謀人才。
有時候,趙天寶都忍不住暗自竊喜:老天眷顧,新營終於收攏了一批人才。
他也知道這些人當初遠赴漢城大都是不滿國內軍界的腐敗蹉跎,更兼想要平複藩屬,鼎定海外,可惜卻沒有得到袁世凱的重用。
這次新營重編,趙天寶可是依足了對方的麵子,對那些沒有得到重用的人盡量做到量才使用。
不管怎麼說,新營的這次重編,在趙天寶和鄧誌勇的盡力主持下還是相當有成效的,並沒有鬧出多大糾紛,一切都是相當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