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節 風水羅盤的種類(1 / 1)

由於風水羅盤有著相當長的曆史發展過程,其發展由簡至繁,有多種款式。又由於風水派別和風水大師不同,羅盤也有不同的種類。就種類來講,明清以後有三合盤、三元盤和綜合盤三種。

同一種類的羅盤因尺寸大小的不同,所容納的圈層內容會有所不同。不同流派和產地也會有差異,如同樣是三合盤,安徽產的“徽盤”和福建產的“建盤”就有所不同,而香港和台灣所產的三合盤又不同於內地所產羅盤。

就產地來說就有安徽休寧、廣東興寧、江西贛州、福建漳州、浙江杭州、浙江溫州,近代以來台灣、香港、馬來西亞、日本也生產堪輿用羅盤。

安徽休寧萬安橋羅經作坊曆史悠久,據調查,休寧萬安古鎮曾有方秀水、吳魯衡、江仰溪三家製作羅經盤的祖傳作坊。清初以汪製羅盤最具名氣。各姓均以楊筠鬆、蔣大鴻式的風水羅盤為主業,其製作技術及使用原料仍保持著清康熙、乾隆以來的風格。

後來,方、汪兩家相繼歇業。現在吳家的“吳魯衡羅經店”仍然傳承著製作工藝和風範,繼續生產吳家“徽盤”。吳魯衡生於康熙年間,自幼心靈手巧,尋師研修學問,習製經盤並精通工藝。大約於雍正年間在萬安橋古鎮開創“吳魯衡羅經店”。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吳魯衡去世,其後人秉承祖業,繼續製作“吳魯衡羅經”,並兼製“洋式日晷”及“節氣日晷”等,其產品行銷中國城鄉,甚至遠傳至日本、朝鮮、南洋諸國及歐、美各地。所製羅經,享譽海內外。1915年,“徽盤”獲民國北洋政府農商部頒發的1093號獎憑,同年被選送美國費城舉辦的“巴拿馬萬國博覽會”展出,並獲得金質獎章。

近代以來,台灣和香港生產的機製銅麵羅盤質量和精度均較高,較著名的商號有通勝、翰輝、東定等。

下麵就羅盤的三種類型作一下簡單的介紹:

三合盤:

三合盤的主要特征是由三層二十四方位組成,即有地盤正針、人盤中針和天盤縫針三環,其結合其他層環的內容使用,以定向、消砂、納水等。三合盤又稱楊公盤,據李定信先生研究,這是因為楊筠鬆在晚年時期為便於消砂、納水,依據日景方位一幹維輔二地支,改為一千維輔一地支的雙山時加上了天盤縫針和七十二龍等層環,對風水羅盤進行了一次改造之故。

三元盤:

三元盤的主要特征是有易卦六十四卦圈層,一般隻有一層二十四方位,即地盤正針,其可用元運推其方位之吉凶。三元盤又稱蔣盤或易盤,據說易卦層是由明末清初的風水大師蔣大鴻創立的。

綜合盤:

綜合盤是綜合了三合盤和三元盤的一些主要圈層組成的,其主要特征是保持了三合盤的地盤正針、人盤中針、天盤縫針和三元盤的易卦層,以及兩種羅盤的其他主要圈層,所以綜合盤層數細密,內容龐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