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第三章 風雨欲來 第一節 甘居幕後(1 / 3)

第三章 風雨欲來

第一節 甘居幕後

嘉祐三年(1058)二月,王安石提點江東刑獄。

提點江東刑獄,俗稱提刑官,是個名副其實的實職。按理說照王安石的性子,這種位置應該正中其下懷,但也不知是之前常州治水利的失敗還是因為司法部門無法讓他大展拳腳,王安石在任期間,始終沒什麼出彩的作為。倒是他任命劉季孫這一介武夫作為府學教授,落了個議論紛紛。宋朝重文輕武,故大多數文人對武將是打心眼裏看不起,在朝堂上互相軋壓的情形比比皆是,雖不少重臣如韓琦也是武將出身卻也位居樞密使,那一口行伍話還是被傳統士大夫所不齒。

劉季孫與王安石非親非故,這個文武相鬥的渾水,換作誰都不願意去蹚,可王安石偏不。也許是因為他父親官位不高,從小便帶他四處遊曆的原因,王安石的骨子裏,倒沒有什麼腐朽世俗的士大夫的優越感。隻要是人才,不論文武,就應該破格錄用,再加上他自己出了名的拗脾氣,這事竟還真的辦成了。但事雖辦成,反響倒是頗大,都說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裏,王安石的這次用人竟成了汴梁官員百姓們飯後的談資。權貴笑他,士大夫怪他,就連和他素來要好的司馬光也修書一封給他,認為此事欠妥,有違常理。他所敬重的歐陽修在得知後,更是大為惱火,罵他這是跌了文人的份兒,讓別人看輕了去。

王安石從沒覺得這麼件小事也能翻起這樣大的浪,這令他震驚。近年來天災不斷,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正是朝廷用人之時,竟還會為了幾個虛名大肆譴責他,這不免讓他覺得自己雖然不在京城,但依舊處處受限。常州興修水利力不從心,最後落了個勞民傷財,這次想要提拔有才之人,竟也有這麼多人阻止,這令他猶如困獸一般不知該往何去。失子的悲痛,治水失敗的反思,以及他心中想要拯救天下蒼生卻無法達成的宏願,猶如一條最利的皮鞭,日夜抽打著他的良知,讓他終於決定,不能再這樣避重就輕下去了,他要向朝廷提出改革。

十六年的宦海生涯如白駒過隙一晃而過,王安石因為自己甘做地方官的初衷,這些年來也看盡了這個帝國底層最現實的一麵。他深知國家的諸多方麵都已積弊很深,就憑他當個地方官這樣微薄的力量,想要改變不過是蚍蜉撼樹。唯有朝廷實行改革,才是他接下去要走的唯一的路。他想到之前朝廷對他的百般挽留,心中感慨萬千,他甚至幻想了下若是當初他留京為官,是否就不會讓自己陷入這種束手束腳無處施展的僵局?這個念頭著實把他嚇了一跳,他王安石豈能是這種貪圖名利之人,於是帶著這些複雜的情緒,他齋戒三日,用一顆最虔誠的心和滿腔的熱情,揮筆寫下《上仁宗皇帝言事書》。

飽含著王安石多年政治心血的萬言書送了上去,卻猶如石沉大海,沒了音訊。王安石忐忑多日卻等不來一個結果,不免奇怪,朝廷之前對他稀罕得緊,怎的這一會兒說不理就不理了,正當他百般疑惑之時,朝廷的回複終於送到了。

嘉祐三年十月,朝廷調任書到,王安石回京就任三司度支司判官。這份文書的到來,恰如王安石一拳打到了海綿裏,隻得又按照老規矩,辭官不就。但這回朝廷沒有批準他的請辭,於是乎王安石隻得攜妻帶子以及一眾家眷,踏上了回京的道路。

讓王安石欣慰的是,朝廷雖未采納他的改革意見,但是改革的意識還是有的。三年後的京城,早已不再是王安石當初所想的了,一大批政治新星聚集,蘇軾、蘇轍等人的活躍,好友司馬光的積極,頗有一種新氣象。說到底,他是孤獨的,自己的思想無人理解,自己想做的事也無力可施。他很清楚當朝皇帝年歲已高,做事喜穩,自己那樣徹底的改革自然不行,好在改革勢頭還在,也算是聊勝於無了。

當時改革的重點主要放在茶、鹽和裁軍上,涉及麵雖不廣,但對經濟方麵,倒是有一定的療效,王安石雖常與司馬光等人探討改革方向,但他倆一個趨急一個趨緩,常常意見不合不歡而散。又因王安石始終覺得這是個治標不治本的辦法,但如今也不可逆勢而為,漸漸便也不再熱切。無奈當時的朝廷,有數不勝數的人想要借著改革的勢頭衝上去以獲得平步青雲的機會,拉幫結派的人不在少數,這更令王安石感到深切的孤獨和無助。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