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5章 交通(1 / 2)

當然。

本地的人,學識也不會有來自三座學府的人學識要高。

見識也不夠廣。

他們則輸在後天條件。

這也為了選舉形成了一個公平製度。

外麵來的人,本地老百姓不了解,沒有民調。

本地來的人,老百姓自然非常清楚他的好壞,但本地人沒有學識和見識。

倒不如說,學識見識不如外地來的廣和精。

總之,時政報會有專門的選舉專欄,供各縣的人來觀看和瀏覽。

當然,

每個縣都有不同的報紙,內容也不一樣。

紙印司可不止在國府有工廠,在各縣都有一個刊印工廠。

各縣的工廠都會負責刊印本縣的報紙,內容的話,自然有一整套班底進行編輯。

當然,審核方麵,要交給當地縣府來審核。

但選舉報就不一樣。

縣府也是局內人,所以不能往外摘。

所以,唯獨選舉報,是紙印司自己來刊印,不用交給任何人審核。

各縣的選舉專欄,每年都是最火熱的專欄。

老百姓也很想搞清楚下一任縣長是誰,

而且,他們自己也有參與權,這也大大提高了老百姓的自主權。

現在沒有副縣長了。

縣長就是天。

但老百姓卻是縣長的天。

靈國二十八個縣。

其中好幾個城鎮因為太大了,都可以列為縣來治理。

很多縣長覺得不公平也是因此而來。

有些縣長,地理位置太過偏僻,資源不夠豐富,在國府那邊就說不上話。

幾乎每年都要選新任的縣長。

這也是因為,沒有人能在這裏幹出政績。

而有些縣份,資源豐足,地域廣闊,比如衛宋,衛鎮和東宋鎮西宋鎮,那麼大一片地盤,都歸一個縣長管。

即便是再懶政的縣長,每年都能從各縣的事務中挑出一些漂亮的成績上交給國府總政廳。

亦或是拿出去選舉。

老百姓一看,嗯,的確很有成績,就會選你連任縣長。

一個縣長做了三五年的比比皆是。

這就很尷尬了。

國府你總不能否認人家的政績,人家隻不過是懶了一點。

但這同樣能說明,我再懶也有成績。

那些天天勤政的人,卻連個縣都治理不好,連個像樣的政績都拿不出來。

他們被刷下去那是理所應當的。

實際上,懶政的縣長也不可取。

明明你可以做得更好。

偏偏每天都要混日子,雖然也有成績在手,可這種人是國府最討厭的人。

所以,

作為左丞相的顧舟,很多時候需要平衡各縣的關係和政務。

像衛宋那種大縣,縣長最多也隻能連任三年。

而像那種資源貧瘠的小縣,縣長則可以無限連任下去,隻要你能拿得出成績。

而且,對於成績的評定和考核,也各縣又各縣的標準。

小縣就要寬鬆許多,大縣則要嚴格許多。

這就剔除了很多懶政的縣長。

徐靈隻負責每年選舉之後召集一次新任縣長,給他們全部鎖住忠誠度就可以了。

鎖住忠誠度,隻能保證他們不叛亂,忠於靈國。

但每個人有每個人的性格。

他們再懶、再混日子,那也是忠於靈國啊。

遇到敵人俘虜,他們也能寧為玉碎不為瓦全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