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5章 交通(2 / 2)

這就說不過去了……

當然。

二十八個縣之中,也有特殊縣份。

比如郢都、靈州。

一個是新首都,一個是舊首都。

鄔宮現在就在擔任靈邑縣長一職。

國府給了他完全的治理權,可以無限連任,而且選舉製在靈邑不施行。

也就是說。

鄔宮是鐵帽子縣長。

鐵打的縣長!

而以他的能力,治理靈邑也井井有條。

當年徐靈答應過鄔宮,放他回靈邑直到退休。

因此,這個特殊製度隻在鄔宮身上管用。

等他告老還鄉以後,新任的縣長,也必須遵守選舉製,況且是靈州那樣的大縣,三年的連任期,一年不行就可以換人。

人才有了,

靈國的政治水準也就提高了。

從國府到縣府,再到鄉鎮治理。

“雖然,各郡的公路都鋪設完成,但那是寡人給你們下達的政令。”

“你們完成是義務。”

“下一步,你們自行將公路修建到每一座城鎮和村莊。”

“即便是處在深山裏的村子,也要讓他們通路!”

“這是你們應該做的。”

“寡人會讓內務局繼續撥款給工局。”

“修路的事情,不能懈怠!”

在全國公路鋪設完畢後,徐靈在朝堂上說了這麼一番話。

其實正如他所想。

主幹道的公路是全部鋪設完了。

鐵路也一樣。

可直達各鄉村城鎮的公路卻是沒有。

徐靈下令修建的是那種雙向四車道。

這是為了今後的汽車做鋪墊。

工業革命時期,英國、法國等主城市的主幹道,非常的狹窄。

那造成了環境的汙染和交通的擁擠。

雖然有汽車了,可行駛在人群人海之中,總不見得是什麼好事。

可有了四車道就不一樣了。

可並排容納四輛車行駛。

當然,

這是主幹道,是一級公路,是用最好的瀝青和設備壓出來的。

通向鄉村和城鎮的道路就不必如此了。

城鎮的話,隻需雙向車道即可。

鄉村更簡單,稍微比單車道要寬那麼一點就好了。

汽車這玩意兒,即便量產出來,也不可能連鄉村都可以使用。

能使用的仍舊是大組織和上流社會。

底層中層的人,仍舊會使用馬車。

這並不能說馬車就被淘汰了。

仍舊是在的,想要淘汰馬車,最起碼還要過個一百年才行。

當然,

修建這種公路,就沒必要用瀝青了,

水泥就可以。

也不是一級公路。

要求沒有必要那麼高。

隨後兩個月。

各鄉長、鎮長,都相繼受到了要修路的通知。

即便是在深山裏,也受到了一樣的通知。

雖然是低級的公路,但在各個區域的修建難度卻是不一樣。

遠在深山裏的,那公路要修老長才能抵達城鎮。

修路的基本政策,由徐靈傳達到國府,再由國府傳達到各縣府,最後由縣府傳達到各鄉鎮。

一個鎮子,周圍就有好幾十座村長。

多一點的,上百座。

修路則是將這些圍繞在鎮子周圍的村莊連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