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七十八章 南下戰宿北(1)(1 / 2)

鄭醒領導的解放軍隊伍在諸家嶺鄉及附近建立了根據地,也適時地發展了民兵組織。上級每次的會議都在強調服從大局,全軍一盤棋。這就意味著我們的駐軍會因為戰略要求而隨時挪動。那麼,發展民兵是解決軍隊撤走後,防止國軍、地主和富農作亂的最好方式。

在諸家嶺鄉莊東村的一處穀場上,是我軍的練兵場,戰士們每天都在練習拚刺刀、投手榴彈和練習打槍的準星,在北村的一處穀場上,是戰士們練習摔跤、格鬥的地方。

這天,在戰士們訓練的喊殺聲中,鄭爽拿著電報從發報室走出來,匆匆地來到團長鄭醒辦公室。團長辦公室內,鄭醒手端著茶碗在看著牆上的地圖,由於過度關注,水根本就沒喝,水已經冰涼。鄭爽將電報放在辦公桌子上,來到鄭醒跟前將他手上的碗抽出來。鄭醒這才回過神來道:“鄭爽,是你?”

鄭爽轉身去換熱水便道:“你要注意保暖,天太冷了。剛剛旅部來了電報,要我們在向蘇北挺進,做好地方善後工作。”

“嗯,我知道。”鄭醒答道。

鄭爽將那碗冰涼的水倒掉後,來到桌子前拿起暖水瓶就倒水,可發現水瓶裏的水也一樣的冰涼,於是鄭爽提著暖水瓶走出房間。這情景被剛到的劉誌看到,他轉身向門外站崗警衛走去,並帶著生氣口吻大聲說:“魏大川,王四!”

“到!”倆警衛立即站直大聲地應答。

“你們的職責是什麼?”

“保護團長!”倆警衛再次挺直了一下身子,目不斜視道。

“虧你們說得出口,團長喝的是昨晚的水,暖瓶裏的水都結冰了!”

“啊?!”那個魏大川立馬扭頭對著政委一臉惶恐,也顧不上站崗了,提著槍朝團長辦公室跑去。

“你們兩個,如果再被我發現一次,我將處置你們!”

“劉政委,這種情況不會有第二次了。”那個王四站在那一動不動地回答道。

魏大川跑進辦公室沒發現暖水瓶,就往外跑,遠處看見鄭副團長低著頭提著水瓶向食堂走去,他跑步趕了上去,遠望他似乎在與鄭副團長說道歉的話。鄭爽遞過水瓶看了一眼誠惶誠恐的魏大川,也沒說什麼,掉回頭朝團長辦公室走來。

團長辦公室內,鄭醒、劉誌、鄭爽,還有剛到的幹事趙安安。大家坐下後,鄭醒道:“現在敵我兩軍開展,漸漸明朗化。雖然同屬一個民族,但是國民黨反人民的一麵已經暴露,使我們消滅他們變得理順起來。”

鄭醒站起身,來到地圖前,將自己觀看和深思熟慮的結果給大家做了一個彙報。會場的人對向蘇北進軍均未表示異議,隻是現在敵、我軍都在向蘇北集結,雙方都是運動的。地點不好掌握,地形複雜,在撤軍過程裏稍有不慎,就會與敵軍遭遇,而達不到南撤的目的。

軍隊撤離諸家嶺鄉,鄭醒早有充分的準備,其中最重要的是建立民兵組織,這次會議決定將團部幹事趙安安留下,統一領導指揮在諸家嶺鄉及附近的民兵組織。

團部在一次極冷的深夜撤走了。

撤軍後的諸家嶺鄉,村民們還真的不適應。他們前一段安逸而恬靜的生活,誰都知道是得益於解放軍的守護。他們都在議論,說撤離是因為有國民黨大軍要來了,把解放軍嚇跑了。國民黨軍隊,村民們對其了解可知一二,那幫人對村民不太友善,隻能比日軍稍好些。因為國軍說中文,老百姓可以與其無障礙地交流,所以對國軍不像異族日軍那樣恐懼。

安撫諸家嶺鄉及附近的村民工作就由趙安安帶領民兵串前莊、過後村來向百姓解釋,為群眾消除心中的不安和恐懼。

鄭醒帶領兩千多人晝伏夜出,天很冷白天也不敢生火,白天將就著吃些煎餅和麵饃,渴了喝些冷水。晚間時間是起火燒飯時間,吃過飯,就著渾身的熱乎勁,加快行程。南撤的過程,險情重重。有時夜行,我軍就在國軍的兩座軍營間穿行,隨行的馬匹全部紮上“口罩”,讓馬在關鍵路段哼不起來。

就有這麼一次夜行險情,差點被國軍發現,包了餃子。那次夜行至蘇北和山東交界北側,發現可以行走的三條路都被國軍屯兵駐紮上了。想往前走也不是,想往後退也不是,現在我軍已經陷入長長的山道,隨時都會被國軍發現的危險。這下可怎麼辦?鄭醒和劉誌都很傷腦筋,也想不出好辦法來。此時的鄭爽在隊伍的後麵,鄭爽見隊伍停下已有一個時辰,有點著急,就帶上警衛見了團長和政委。黑夜裏,鄭爽可以感知他們的焦慮,就問鄭醒道:“團長?為什麼停止不前?”

“我們的先頭隊伍發現前方三個岔路都有國軍駐紮?”鄭醒道。

“那你們怎麼決定的?”鄭爽問道。

“我們想從山上開辟一條道來。”劉誌接過話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