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裏山多難走,地廣人稀,也無人走過小山道。走山裏要花費幾倍的時間,甚至更多。”鄭爽道。
“鄭副團長說的有道理,你可有好主意?”劉誌道。
“打!”鄭爽隻說了一個子,這個字說得鏗鏘有力,在黑夜裏可以感知團長和政委對鄭爽建議的肯定和震驚。
“對!打!好主意,反正這幾股國軍設障礙也是衝著解放軍來的,都在想阻止解放軍去增援蘇北。”劉誌讚成道。
局勢的突破口被鄭爽點中,鄭醒也在暗暗佩服鄭爽的膽量和智慧,他沉默了一會道:“劉政委,你趕快派員偵察一下三處國軍兵力,我們拈最弱處突破,以保證我們順利南進。”
“是!”黑夜裏劉政委敬禮出去了。
鄭醒靠近鄭爽道:“你的決斷很及時、很正確。你可是一個戰略家,在關鍵時候起到關鍵作用。”
“團長,我先回隊,聽你們的命令。”鄭爽說完敬了一個禮。鄭醒也回敬了妻子一個禮。
在黑夜裏,劉誌親自帶領偵察兵鑽進一條山道,隱入山林。三個時辰過去了不見偵察歸來,鄭醒下令全軍退出山道,進入山林掩蔽起來。在天明時間,我軍的哨兵才發現劉政委帶領的偵察兵陸續回來了。回來的劉政委給團長帶來了詳細的信息。聽完劉政委的彙報,鄭醒團長真是心情很激動,這三股國軍把持三個隘口,不僅有阻止解放軍南下的功能,還有給南方國軍做後勤補給和保障作用,其中一支是彈藥補給隊伍,還有一支是糧食補給隊伍。
政委彙報後,鄭醒團長幾乎沒有思考就當即拍板說:“劉政委,我們合計個方案,吃掉這三股國軍。你認為有可能嗎?”
“團長,他們總軍力約一個師,在最東邊的那支最弱,約有兩個團的兵力。在打之前我們要有一個可行方案,務必要快,務必要勝。”
“嗯,你派人將鄭副團長叫來。”鄭醒對劉誌道。
劉誌派了兩位戰士去叫鄭爽去了,鄭醒團長在黑夜裏沉思著,一句話也不說,隻是度步。夜空充滿著寒風和山林的聲音。時間緊、任務更緊。這兒到宿北還有一段路程,距指定要到達的地點還有400裏。這400裏在那會兒、那種環境和條件,需要走一個多星期,甚至更長。
劉誌看了一下時間,親自下山道去迎接鄭爽去了。
一刻鍾過後,鄭爽在幾位護衛戰士的簇擁下,來到劉誌跟前。見麵鄭爽對劉誌道:“叫我做什麼?仗怎麼打,你們決定就成了。”
“鄭副團長,你點子多,以後大事決定沒有你,我們作出的結果會有缺憾的。”劉誌帶著他們進入山林,天黑,他低著頭找路,邊走邊說。
“叫我來,是劉政委的意思吧。”鄭爽扭頭看了看在她左邊並肩行走的劉誌道。
劉誌見鄭爽這樣說,就停住了腳步,而後煞有介事地說:“鄭副團長,現在是誰叫你來參與決策不重要,主要是你能判斷正確的處事方法。”
“劉政委,你和團長要把好處事方法的這一關哦,我有時說話是信口開河,你們別當真,不要讓我成為曆史的罪人。”鄭爽道。
“放心,鄭副團長,即使成了黑鍋也不能叫你一人被。嗬嗬。”劉誌調侃道。
“劉政委,這些攔路的國軍是在設障,還是路過臨時休息的?”鄭爽問道。
“哎?鄭副團長,你想改變當初主意?”劉誌道。
“不是改變主意,要是敵人路過臨時休息的,他們很快就會離開。我們就不要打了。”鄭爽此前說過要“打”的策略,她暗暗想想是否有些太過草率。
“鄭副團長,到團長那再說吧。”劉誌低著頭走著,突然他抬起頭,感覺快到了“臨時大本營”。
黑夜裏,他們走過了一段崎嶇的山路,到了有士兵把守的路段,前麵就是鄭醒所在的團部大本營了。
大本營就是臨時紮的小帳篷,小帳篷內有一隻點著的昏暈小油燈。見麵,鄭爽就對鄭醒道:“大事,你們決斷就行了,叫我來也沒多大的作用。”
“鄭副團長,我們正在考慮將你調離後勤保障這塊,來參與我們全團決策事務。”鄭醒道。
“團長、政委,不要將我調離後勤。後勤,我事務最熟。現在是非常時期,有時我來參與討論也是我應盡的義務。”鄭爽並不想完全參與到團部整個決策中來,隻因她的丈夫是團長。
在搖曳的燈光中,劉誌看著鄭醒,可能是天太冷,有板凳,可是大家都坐不下來。鄭醒開始在臨時的帳篷裏來回走了一會兒,邊走邊說道:“鄭副團長留在後勤也好,不過馬上戰事頻繁起來,我們的戰略思維,需要新鮮的思路。這些新鮮的思路需要每一個具有軍事才能的人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