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櫻花之男(1 / 1)

過了一年之後她才知道自己為何身處異地,北海道是她的逃城,外麵有成群的野獸正等著吞噬她。山本思克先生壓根沒想到,羅倩與他的關係會有戲劇性的發展。羅倩雖然對於山本思克先生讚譽有加,那隻不過是在他身上找到對於生命執著的熱情罷了。就像是一個即將快要溺斃之人看見救生圈一樣的興奮。

在她的觀察裏,他是位不可多得的藝術天才。喜歡在自家門前對著風景寫生,攝影,收集各國的民俗藝品,特別是對於“花卉”有獨道的見解;他的家人呢?從未聽他提起過,隻知道他是個結過婚的中年男子。他的氣質成熟世故,又帶點隨性。他說過他是在東京長大的小孩,怎麼看也不像。他擅於使用說話的智慧,總是成功地抓住人們的目光,任何沉默的一刻都不會冷場,與他談話真是如沐春風般。

他有著日本人特也的感性與理性的平衡觀感,以及一語道破式的說話哲理,這讓他對於友誼的界限畫分得十分嚴格。他就像是一位幽默風趣大師,能將批判性的字眼轉化成聽眾能夠理解接受的範圍,卻又不像是老教授對學生授課那般拘謹 ,“說服人”是他的另一項絕學,他不喜愛對於不懂的事物妄下斷語,當然也厭惡所有令人作嘔的誇張論調,他喜歡花一整天的時間閱讀知識,他會說三種語言。〔日文,中文,英文〕書架上有他最喜愛的作品,他說:“一日不讀書,便覺得言語無味。”這是從一本中文書裏學來的;高雅的姿態在他的雙手之間揮灑開來,或者一個快速閃過胸前的手勢,靈魂之窗所散發的無比熱情,向空中的盡處尋覓感知力的勇氣,皆然讓人肅然起敬。“走出自我的世界與活生生的地土連結在一起,”是他常想到的感受;他就是這麼樣的一個人。

愛上喬許之時,他同樣也有這股憾人的氣勢。她和喬許兩人同進同出在校園裏好不威風,羨煞許多人。羅倩打從心裏認定非喬許不嫁,他幾乎是“理想丈夫”的典範,沒有絲毫的不完美。可是喬許卻認無男女朋友的稱謂,彼此加重了額外的負擔:他喪失了與其他女子交流的機會。

喬許心中的羅倩,在當時有著熱切追求愛情的精神,犧牲奉獻是她對他情堅不移的表現。電話熱線在各自離校後,仍持續燃燒;電子信件往來與出遊更是不可或缺的行程計劃。

羅倩身邊都一直保留著喬許的東西:照片,信件,禮物......;其中也詳實的記錄了她如何蛻變成女人的過程。

山本思克先生又是如何在記憶裏深述對於家人的豐沛感情呢?那兩匹馬應該知道牠們主人的內心世界吧。從他細心的照料與每天清晨與日落時在寬闊的草原上奔馳的情況看來,他有著旁人所沒有的豪邁瀟灑;婚姻一說,隻是他生命裏間奏的小曲,輕盈不具傷害的體驗。

她平躺於床上,將喬許的照片放在口鼻間,呼出的熱氣還是往四邊的縫隙處逃逸無蹤。雙眼緊閉。

什麼時機最適合回到台灣?不然就久住在這裏,她不缺友情的澆灌,他們不會嫌棄她的,從來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