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回屏麓村書生進京趕考遇白狐連成屍棚受驚(1 / 2)

汴京城科舉考試,於每年五穀豐登、冬梅結蕾的深秋時。這一年,臨近科考,汴京城聚湧來各地書生、文人墨客,經過全力應考,包括文才、武藝、品德和治能等科目,完成了一次人生重大洗禮。

書生連成,年二十歲,在惠州屏麓村,他是個教書先生。連成逢上一年秋考,絲毫不怠慢,經過五天五夜跋涉,一路攀山、穿林和渡船,來到汴京城內,開始參加科舉考試。

連成苦讀一年,心有所盼,人生功名富貴,人生向往追求,如今,也隻等來年春季揭榜。

連成一個人身背包袱,走出汴京城,行經渡口。上了木船,與船上兩個書生一起,結伴走了一程。過了渡口,兩天後,連成進入喚名“黑巫山”的地方。在黑巫山裏,連成煎熬了一夜。轉眼過了三天,眼看快入密林,連成心想:再走一天就到家鄉惠州,終於可以歇口氣了。

前方密林,方圓百裏,林裏常有飛禽走獸出沒。連成為防萬一,隨身帶了一把刀,以防備不測。

走入密林。

半日後,天色漸晚,夜風徐來。連成困累極了,隻想找個歇腳之地,吃兩個饃饃充饑,喝點甘泉解渴,休息一會兒。

書生連成累得眼皮兒亂顫,恍恍惚惚,看見前方有片破草房,可以遮風蔽雨。由於天色漸暗,腰腿乏困,再也走不動的他,躺在草房裏,迷迷糊糊地睡著了。

睡到了半夜,連成忽覺身體發冷,一睜開眼,身邊空曠無蔽,再一回頭,幾座土墳橫現眼前。連成一驚,全身嚇軟,趕忙爬起身,喊著爹娘朝前奔跑。半夜,才是三更,漆黑的夜,看不見路,隻有微許月光,像一錠錠碎金撒落林間。連成一口氣跑了十裏路,正想緩步,猛見身後不遠處,一團火光呼呼繚繞。連成定睛看,那幾簇火光,忽高忽下,忽左忽右,在林木間飄動。連成看得仔細,猛然醒悟:天哪,鬼火。遂即撒開腿,繼續向前拚命狂奔。

跑了二十裏地,連成知道家鄉漸近,小村就在前方,正待休息,一看山丘下,一幢土屋隱有燈光。連成也不再顧慮,緊步前走,來到土屋門前,輕輕一推。

土屋裏坐滿人,女者豔豔生輝,男者雄悍威風。一屋貨郎煮酒品銘,紮推說笑。連成開了門,見人們向他望,未免有些羞澀,於是緊忙致歉。連成道:“真抱歉,打擾諸位的雅興了。”開門少女,一身白衣,脖頸上圍一條毛絨絨狐尾巾,一雙媚眼勾翹,似那般奪人心魂。女子道:“公子客氣了。公子是何處人士,為何夜入‘杯盞倒’?”連成一聽,卻未聽懂,那女子道:“這座小屋喚作杯盞倒。公子,來,坐下喝杯酒,暖暖身子再說。”連成坐定,女子敬了一杯酒。連成雙手拈酒,放在唇邊一嗅,居然是淡淡幽馨,沁人心神。連成道:“哦,好酒,好酒焉!”女子道:“這酒,是用上好的蜂蜜釀製,你嚐一口,有香甜之氣。”連成喝了,果覺得十分清爽。女子再端來兩盤菜,一盤白斬雞,一盤豬肘肉。連成望著兩盤菜,早是垂涎欲滴,饑不可耐了。狼吞虎咽般吃了幾口,那女子忽而近前,嬌聲道:“瞧公子,吃東西像一隻狼。”連成聽了,笑而未笑,一回頭,看見身邊之人,竟露出一條條白尾,正搖搖擺動。連成不由得一顫,知是一群狐妖作崇,再一回頭,不料被那女子噴了一口煙氣,頓時迷暈了過去。

待連成醒來,天已微亮。睜眼一看,自己居然躺在一堆荒草地上。

連成嚇得雙腿酸軟,一心往前趕路。

眼看村莊在前,林蔭處,露出一座棚樁。入了棚裏,一看籬笆牆裏,三具人屍蓋緊白紗,躺於床榻上。連成想:也許是哪家人死了親人,正待下葬。想歸想,一回眸,見牆角一桌,擺了四碟小菜。連成細細一看,菜肴氤氳盤繞,香味撲鼻。轉而,連成遲疑了。棚樁裏,躺了三具屍體,此處有四碟菜,總不成,自已這個大活人,是第四具屍體的含義?胡思亂想,終於抵擋不住美味誘惑,連成坐下,正拿了一隻雞腿,忽聽有聲音傳來。一回頭,一具屍體微微顫動。連成一驚,總不成招了屍怨。起了身,正想離開,再一看,一隻老鼠從屍體裏爬了出來。連成看了,才明白,原來是老鼠鑽入了屍體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