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六章 倭國風雲(下)(2 / 3)

紹明忽然想到一個人,即道:“那你們對完顏洛這個人知道多少?”

紹明覺得,完顏洛聯絡關外、海外各處勢力,像與明國有深仇大恨,一心反明,加之他背後的遼東明教,更是神秘莫測。在紹明看來,比起王直、俺答,完顏洛的勢力對大明似乎更是可怕。

而明廷從錦衣衛四處搜羅到的情報裏,所能知道的,關於完顏洛及其明教的情報寥寥無幾。或者應該說,明廷仿佛沒把遼東女真放在眼裏,相比蒙古、倭寇,女真還說不上什麼大威脅。直到最近南京盜書一事、山東丐幫一事以及京師劫獄一事,這才稍稍注意到完顏洛,錦衣衛指揮使陸炳派李許二人,順著劫獄這條線,一探虛實。

許從誠道:“自我成祖皇帝以來,朝廷對女真的管製一向是分而治之,建都司,建百衛,到如今有建州、海西、野人三部。他們內部大多百十人為一酋,彼此有仇隙,不能統一,憑我大明在關外的都司衛所,足夠鎮住他們了,掀不起什麼大風波的。”

李和道:“但聽紹明兄弟你說,有這麼個女真勢力,要聯合蒙古、倭寇一同反明,那也不得不提放,小心為上。那個完顏洛,前者入皇宮盜書,後者又挑撥朝廷與江湖的仇怨,他是個身手高強之人,回頭也得稟明指揮使,商量出對策來。”

這就又要說到回去的事,眼下在倭國,若要回中土,勢必還與完顏洛同行,他們並不知道完顏洛究竟還會有什麼別的心機。

且不去言他,許從誠另外想到在遼東的時候,見識過了紹明的身手,這對從誠來說有些意外,沒曾想這麼個江南書生一晃竟成武林好手。紹明的武功,失憶前,有些唐門的暗器手法,還有些鬼穀心法、醉拳套路,而失憶後,則借著一部永樂大典武目第一卷的上下冊,一下子突飛猛進。

紹明說起自己的武功,並不自誇,他一向以文人自居,隻是機緣巧合下,才接觸到武學。但許從誠偏要切磋一下,記得在揚州的時候,跟紹明交上手,他可一點武功也沒有。

“這樣,我和兄弟你過過招,讓我也見識見識。”

不等紹明答應,許從誠上來就是一套八卦連掌,也不糾纏,以最快的連招出手,排浪般推了過去,力道上估摸著隻用四五分,倒也不是真打,試探而已。紹明即回以一招,用的是記憶深處徐可兒教他的小醉拳,雙掌一開,沾衣拈袖,既是抵擋,也可反擊。隻因此前與人交手,譬如和把漢那吉一眾,和完顏洛一眾,那都是實打實,從不掉以輕心,所以紹明一時調不回來,失了輕重,內力一下使了七八成。

等紹明使得順手了,接二連三,上下其手,倒成了他主攻。從誠見勁風逼來,心說這小子當真強許多,想自己八卦連掌隻攻不守,假使不換招擋架,勢必吃大虧。他也不是庸手,情急之下,翻掌握拳,一套四象組合拳揮了出來,白虎、玄武二式,隨心變出五六招來,格擋一番,緊接著青龍、朱雀二式,再變出兩三招,就勢反攻。

紹明也早不是許從誠印象中的文弱書生,他的身體反應過來,輕輕幾個推手,頗有武當克剛之法,一削去從誠反攻的勢頭,綿綿不斷地將永樂殘卷裏的拳法使了個遍。

許從誠站穩守勢,一邊招架,一邊後退,到最後打完,倒吸了口氣,歎道:“好好,果然有大長進,自今起還不能小瞧兄弟你了。”

唐紹明剛想回話,許從誠一個出其不意,貼上去一掌按住紹明肩頭,運轉經脈真氣,這是要與他比拚內功。

內功是個人修煉的積累,許從誠好歹在武當山隨師父張鬆溪修行了近十年,何況武當又以內家見長,而唐紹明學武掐指一算也不過一年。雖說紹明今非昔比,但從誠想:“這縱使占不到便宜,總也不至於吃虧吧。”

許從誠不知道紹明之前已有過一次同樣的經曆了,那是在蘄州時,在荊王府裏,也被人按住肩頭試了一下內力,那人正是許從誠的頂頭上司,指揮使陸炳。當初紹明不過末流的功力,如今可就漸臻大境,沒許從誠料想的那般。

卻見紹明動也不動,自有真氣在周身經脈流轉,更甚者,一股吸附之力叫從誠掙脫不開。許從誠隻覺掌心怵麻,再不收手,怕是內力要被吸盡,便出了一掌,叫紹明退了一步。

“好家夥,內功也比你不得了。我可不信你自個兒能在這麼短時間裏學得如此厲害,你說,拜在哪位高人門下了?”許從誠自顧自說,甩了甩手,心裏確有些不服,朝李哥望去,“李哥,你來跟這小子練練。”心說,李哥的橫練功底不定能壓紹明一頭。

然而,李和的心思並不在他們身上,他倚著船板,視線全在王直那邊。許從誠注意到李哥後,怎會不知李哥想的什麼,他自然不忘陸炳的交代,時時打探倭情。李和為人謹慎,心思縝密,不比從誠玩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