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無智亦無得,以無所得故。(2 / 3)

四,七顛倒:指想倒、見倒、心倒、於無常常倒、於苦樂倒、於不淨淨倒、於無我我倒等七者。乃三顛倒與四顛倒之合稱。

五,十顛倒:常、樂、我、淨等四顛倒,及貪、嗔、癡、過去因、未來果、現在因果等六顛倒,合為十顛倒。以‘四念處觀’滅除四顛倒,以三善根觀滅除貪等三毒,而以三世觀滅除過、現、未三世之執著。

六,十二顛倒:想有為之四顛倒,見有為之四顛倒,心有為之四顛倒,總為十二顛倒。

上述還是凡夫、二乘的顛倒,從《摩訶般若波羅蜜經》看,應還有菩薩顛倒。從上引經文看,菩薩顛倒有:一,於諸法空應無所念、無所得,卻有所念、有所得之顛倒。二,修四念處乃至修十八不共法諸無為法應無念無得,卻亦念亦得之顛倒。三,認入空無相無作之聲聞證為實,以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為虛之顛倒。四,以證聲聞果為樂,以求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為苦之顛倒。

菩薩夢想為:我是菩薩,我莊嚴佛土,我證佛果,我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等等。

菩薩行甚深般若波羅蜜多,破法執,就能遠離菩薩的顛倒夢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究竟涅槃。

涅槃,梵語nirva^n!a,巴利語nibba^na之音譯,意譯作滅、寂滅、滅度、寂、無生,與擇滅、離係、解脫等詞同義。原來指吹滅,其後轉指燃燒煩惱之火滅盡,完成悟智(菩提)的境地。是超越生死(迷界)的悟界,亦為佛教修行實踐的終極目的,因此被稱為佛教三法印(特征)之一,稱“涅槃寂靜”。佛教各乘各宗從不同角度對涅槃有不同的解釋,據《佛學大詞典》,大致有如下幾種:

一,據部派佛教,涅槃即滅卻煩惱之狀態。其中複有有餘(依)涅槃與無餘(依)涅槃之分,前者是雖斷煩惱,然肉體(意即殘餘之依身,略稱‘餘依’或‘餘’)殘存之情形;後者是灰身滅智之狀態,即指一切歸於滅無之狀況。有部等主張涅槃乃一存在之實體,經量部等視涅槃為煩惱滅盡的狀態之假名,而其本身並無實體。

二,中論等以實相為涅槃,實相又即為因緣所生法上之空性,故與生死世間無有區別。涅槃具足如下八味:常、恒、安、清淨、不老、不死、無垢、快樂,稱為涅槃八味。若以常、恒為“常”,安、快樂為“樂”,不老、不死為“我”,清淨、無垢為“淨”,則八味又可歸之於涅槃四德。唯識宗稱涅槃有四種:本來自性清淨涅槃、有餘依涅槃、無餘依涅槃與無住處涅槃四種。其中,本來自性清淨涅槃,略稱本來清淨涅槃、性淨涅槃,謂一切事物之本來相即是真如寂滅之理體,乃指真如。無住處涅槃,即依於智慧,遠離煩惱、所知二障,不滯生死之迷界,且因大悲救濟眾生,故在迷界中活動,又不滯於涅槃之境地。大乘佛教之涅槃教說即以此為特色。

此外,地論宗、攝論宗謂涅槃分為性淨涅槃與方便淨涅槃(藉修道去除煩惱而得之涅槃)二種。天台宗則分為性淨涅槃、圓淨涅槃(相當於地論宗等之方便淨涅槃)與方便淨涅槃(佛以救渡眾生故,示現假身,緣盡而入涅槃。又作應化涅槃)等三涅槃。

三,小乘之聲聞、緣覺入無餘涅槃,再回心轉向大乘之教,稱為無餘還生。同時,涅槃乃超離一切差別相狀者(有為之相),故又稱離相。淨土宗稱彌陀淨土為涅槃之城,亦稱無為涅槃界。

四,出現此世為人的佛(特指釋尊),其肉體之死,稱涅槃、般涅槃(般,為梵語pari 之音譯,完全之義,意譯作圓寂)、大般涅槃(大,即殊勝之意。又作大圓寂)。入涅槃又稱入滅、薪盡火滅(薪喻佛身或機緣,火喻智慧或佛身)。涅槃原意指釋尊之成道,但今大抵皆作無餘依涅槃之意。刻繪釋尊入滅姿態之畫像或雕像,稱為涅槃像。舉行追慕釋尊之法會,稱涅槃會、涅槃忌、常樂會等。後世稱僧侶之死為圓寂、歸寂、示寂、入寂等。

究竟涅槃,就是佛的大般涅槃境界。

說到涅槃,《還吾莊子·齊物論》篇最後部分對此概念的現代解釋有一番辨析,錄如下:

順便說一說世人對“涅槃”的誤解。

前文已經說過,東方哲學,佛教與道家,是唯動主義,以動力為本源與本體。從唯動主義哲學看來,西方哲學認為“運動離不開物質,物質離不開運動,不存在沒有運動的物質,也不存在沒有物質的運動”,這樣的觀點,是有失偏頗的。固然“物”都是動力本體(本源)的體現,可以說不存在無“吹”之“籟”,沒有離開運動的“物”,但沒有“物”,動力性本體不僅照樣存在,“識心”寂滅,正可以回歸到“妙明真心”,可以“吾喪我”,而且,這種回歸,正是修行追求的目標。俄國佛學研究者舍爾巴茨基在《大乘佛教》一書中,企圖以物理學熱寂說的假設,來說明這種終極狀態——“涅槃”如何一方麵能量不失,另一方麵又因絕對的能量均衡而在涅槃界中“無造作生起”。

熱力學第一定律告訴我們,能量是守恒的、不滅的,但第二定律,又稱熵定律又告訴我們,能量隻能不可逆轉地沿著一個方向轉化,即從對人類來說是從可利用的到不可利用的、從有效的到無效的狀態轉化。所謂熵,就是這種不能再被轉化作功的能量的總和。熱力學第二定律,預示地球乃至整個宇宙,最終都會失去一切可利用的能量,失去一切秩序,達到最大值的熵,即所謂“熱寂”的最終熱平衡狀態。熱寂的係統——地球乃至宇宙,在一般人聽來是可怕的預言,是人類頭頂上懸著的達摩克利斯劍,在舍爾巴茨基看來,卻是為“涅槃”——沒有任何“物”(物質與精神)的能量守恒狀態找到了科學的依據,也就是說,現代物理學證明了沒有“物”的動力性本體(本源)的存在的可能性。從這一點來說,我是讚同舍爾巴茨基的這一努力的。但是,就我個人體會而言,現代物理學的概念、定律,根本無法言說東方哲學中的“妙明真心”、“識心”、“道”、“物”等觀念。從方便說法角度而言,為了使現代人信服,不得不借用一些現代科學術語,也要防止過度運用類比推理,導致執著與穿鑿。舍爾巴茨基用熱寂比附涅槃,從而以熱寂中無可利用能量來推論涅槃界中無造作生起,推論一種其中所有能量均已消滅的狀態不可能是精神性的,所以涅槃不是精神的,就犯了這種毛病。而且,若要借科學術語來說明涅槃,我倒寧可取與熱寂說相反的耗散結構理論。第一、無論釋迦牟尼與老莊,都認為動力性本體(本源)無邊無際,無始無終,是個開放係統,而開放係統適用於耗散結構理論。第二、釋迦牟尼與老莊都是從生命立場出發,來研究本體(本源)與宇宙的,所以,他們對本體(本源)的描述都具有生命性而不是物質性,所以這本體(本源)本身就具有動力,而不像西方哲學中的宇宙,始終存在一個誰來推動的問題。生命就是耗散結構。生命不僅是產生熵,更是製造負熵的。第三、熱力學第二定律可以從一個小的封閉係統推向整個宇宙,成為熱寂說,耗散結構理論為什麼不能推向整個宇宙,來個負熵定律、熱滿說呢?為什麼不能設想涅槃的生命就是最大的耗散結構,大到與開放的宇宙重合,或者包容封閉的宇宙(就像《楞嚴經》中說的“晦昧成空”,虛空還在妙明真心之中,何況包容在虛空中的宇宙)?這樣的生命,不是達到最大值的熵,而是達到最大值的負熵,一切都是他可利用的能量。佛說的“大自在”、“一切法皆是佛法”,老子說的“無為而無不為”,莊子說“乘天地之正,而禦六氣之辯,以遊無窮者”,不正於這種狀況更接近嗎?最大值的熵,與最大值的負熵,正極與負極,從表麵看來,也許十分相似,甚至是一樣的,就像沒有一點顏色的白紙與塗滿白色的白紙看上去似乎是一樣的。所以老子說太初有道,而修證的目的也是道。佛說本源上是妙明真心,而涅槃後證得的還是妙明真心。但從方便說法角度,“道”與“德”,“妙明真心”與“涅槃”,定義還有不同。此義前麵已經說過,不再贅述。這裏隻是向讀者再重申一點。應把“涅槃”理解為“大自在”,而不是如“至於無知之物”般的“死寂”。佛教中將“涅槃”譯為“圓寂”、“寂滅”等,“寂”、“滅”的是識心、煩惱,而非本體動力。“應無住相而生其心”,“寂”是徹底地“無住相”,“圓”就是永遠完滿地“生其心”。

這樣理解,才符合東方哲學(佛教與道家)的奧義。

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從上麵說下來,本句之義自明,即般若波羅蜜多是諸佛所依法、諸佛成就法。但有些概念,還要提出來討論一下。

三世,是指過去、現在、未來三世。過去世是無窮的,未來世也是無窮的。現在世是有限的,但沒有定數,以現在佛成道到將來下生未來佛成道之間為現在世。娑婆世界現在佛是釋迦牟尼佛,將來下生未來佛是彌勒佛,其間據說是五十六億七千萬年,這就是娑婆世界的現在世。

在中國的寺廟裏,大雄寶殿有供奉豎三世佛與橫三世佛兩種格局。供奉橫三世佛(從東至西,東方淨琉璃世界藥師佛,中間娑婆世界釋迦牟尼佛,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是從淨土宗開始的。現今中國淨土宗最興盛,所以供奉橫三世佛的廟宇很多,有的不是淨土宗的寺院大雄寶殿也供奉橫三世佛。淨土宗創立之前,中國廟宇的大雄寶殿多數供奉豎三世佛。豎三世佛,從東至西,過去世燃燈古佛,現在世釋迦牟尼佛,未來世彌勒佛。因彌勒佛是下一世將來下生,又稱“一生補處”十地大菩薩,所以,很多人(包括我)就想當然認為燃燈佛是釋迦牟尼佛上一世的佛,也是賢劫千佛中的一佛,其實是一誤解。

據《賢愚經·貧女難陀品》所載,過去久遠二阿僧祇九十一劫,閻浮提有大國王,名波塞奇。王有太子名勒那識隻(即寶髻),出家學道而成佛。時比丘阿梨蜜羅日日燃燈供養彼佛,佛乃為比丘授記,告知當來成佛,名定光如來。此係燃燈佛昔時曾從寶髻佛受記之因緣。之所以以燃燈佛為過去佛的代表,是因為燃燈佛曾為釋迦牟尼佛授記,“作是言,汝於來世當得作佛,號釋迦牟尼。”燃燈佛得授記時,距賢劫有“二阿僧祇九十一劫”之久,認其為賢劫中佛,實在比把百歲老人誤認為剛出生一分鍾的嬰孩的差距還要大。由此可見佛教時間、空間概念之宏大,大到人不可思議的程度。

說到賢劫千佛,必須介紹一下“劫”的概念。

佛教的宇宙觀,一個三千大千世界(由一千個世界組成一小千世界,一千個小千世界組成一中千世界,一千個中千世界組成一大千世界,稱之為“三千大千世界”,由十億世界組成的大千世界,娑婆世界就是大千世界)之成立、持續、破壞,又轉變為另一大千世界,其過程可分為成、住、壞、空四時期,稱為四劫。把一大千世界由成始至壞盡視為一大劫,則這四劫就是中劫(也有經論稱之為“大劫”)。四劫為:一,成劫,為器世間(山河、大地、草木等)與眾生世間(一切有情眾生)成立之時期。即由有情之業增上力,於空間生起微細之風,次第生成風輪、水輪、金輪,漸成山河、大地等器世間,其時,諸有情漸次下生,最終之時一切有情生於無間地獄。二,住劫,又稱續成劫。為器世間與眾生世間安穩、持續之時期。此一時期,世界已成,人壽由無量歲漸次遞減,至人壽十歲,稱為住劫中之第一小劫(也有經論稱之為“中劫”),此後十八小劫亦皆一增一減,人壽從十歲增至八萬四千歲,複由八萬四千歲減至十歲。最後一小劫(第二十小劫)為增劫,即由十歲增至八萬四千歲。又據立世阿毗曇論載,諸佛之出現,多在減劫之時,其時人壽由八萬四千歲減至百歲之間。釋迦牟尼佛就是在人壽減之百歲時出世的,彌勒佛要至下一小劫人壽增至八萬四千歲,將開始減時出世。三,壞劫,火、水、風三災毀壞世界之時期。眾生世間首先破壞,稱為趣壞、有情壞,即於此劫之初,地獄之有情命終之後,不複更生,其後,其餘傍生、鬼趣及人、天等之眾生亦漸次壞滅;其後,器世間亦隨而破壞,稱為界壞、外器壞,世界出現七個日輪,故起火災,色界初禪天以下皆成灰燼,次起水災,第二禪天以下漂蕩殆盡,最後起風災,第三禪天以下全部吹落。四,空劫,世界已壞滅,於欲、色二界之中,唯色界之第四禪天尚存,其他則全入於長期之空虛中。此成、住、壞、空四中劫期間,各有二十小劫,總合為八十小劫,稱為一大劫。

賢劫就是娑婆世界的住劫,又稱善劫、現劫,因為此劫中有千佛等賢善出世救度眾生。《悲華經》說:“何因緣故劫名善賢?是大劫中多有貪欲、嗔恚、愚癡、憍慢眾生,有千世尊,成就大悲,出現於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