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節(一)(2 / 2)

在清朝末期,不知道誰造的謠兒,說咱們家祖上貪汙了皇帝的禦用之物,害了咱們一大家子人。你爺爺和你老爺爺全是因為這個事兒,才遭到殘害,還有老叔臉上的這道疤,再加上咱們家為共產黨做事兒。這些都過去了,什麼族都沒用了,知道就行了。你媽實際上也是我的親表姐,你爸他們即是表兄妹,又是夫妻。”

念泉驚訝的看著我們,我一口氣喝幹杯裏的茶水。“別大驚小怪的,那個時候科學也不發達,也沒有說近親結婚會影響後代。興隆縣是當年日本人製造無人區的重點,民國三十一年(1942年),侵略者開始推行無人區計劃。全縣被劃為無住禁作地帶的地區占43%,造成16萬畝良田荒蕪,2000多個村莊被毀,13萬多百姓被趕進有據點的“集團部落”。

日本人製造“無人區”是從大檢舉開始的,民國三十一年(1942年)至民國三十三年(1944年),日本軍隊在興隆縣期間進行了三次“大檢舉”,被抓的平民都要遭受嚴刑審訊,每次都會有一大批人被屠殺或死於酷刑。全縣被屠殺15400人,被押往東北和日本當勞工的15000多人,幾乎是無人生還。殘暴的日本軍人竟然搞起殺人比賽,他們將被害者的耳朵割下用鐵絲串起來,回去按數領賞。你要記住這些曆史,不能被遺忘。你大姑她們一大家人也是死在這裏,她已經身懷六甲,不久便要臨盆,可是還沒等到分娩就讓日本人輪奸了,還被開膛破肚。”我的語氣很平和,可是身邊的母子已經淚如雨下了。

“媽,這裏就是霧靈山的山腳下了,您還記著嗎?”

嫂子往前傾斜著身體,仔細的凝望著窗外,仿佛在尋找三十三年前的痕跡,懷著無比激動的心情打量著山間的每一寸土地。“念泉,你下車找人問問朱家溝咋走,媽也認不出來了。”

一路走來,我沉重的心始終沒有放下,十年前的走訪,一幕幕的爭先恐後的湧現腦海中。家園化為焦土的鄉親們,被日本侵略者無情的驅趕進“人圈”。“人圈”四周挖有寬寬的溝壕,圍牆高約三至五米不等。牆頂上是鐵絲網或者插滿酸棗刺枝,防止攀登。每個“人圈”隻留一兩個大門。按照規定,居住在“人圈”裏,出入要領牌子。隨便出者,格殺勿論。而在“人圈”裏,瘟疫年年流行,人人病倒,家家陳屍,戶戶號啕,死了人都抬不出去,屍體就臭在屋裏。

“怡江,你想啥呢?”嫂子側過身推了我一把,驚醒了我的回憶。

“噢!我剛才想起一個鄉親給我說在人圈裏生活的事情。”

嫂子雙眼閃著淚花,輕輕的點點頭。“來到這裏,不想是不可能的事兒。我三姑家的二表哥跟我說過“人圈”裏的事兒,已經傾家蕩產的鄉親們在“人圈”裏,隻能靠配給的物資過活。當時規定,每年每戶給布7.5尺,每人每年麵粉1.5斤,鹽每個月7.5兩,油每年4兩。鄉親們吃的是一種叫做“共合麵”的東西,是用豆餅和苦橡子,還有發毒發爛了的糧食混合做成的,又臭又苦又澀。發到鄉親們手裏的布下水一揉一搓就爛了,不少人外出身前隻能掛一條破布,或者是圍一片麻袋。”

“媽,真的有那麼慘嗎?”

“慘不慘你沒趕上,那時候你太小,什麼也沒記住,你老叔走了好幾年,不信就問問他。你知道咋走了嗎?”

念泉點點頭,接過話鋒:“我知道了,往前再開幾步可能就開不了車啦!得下來走幾步,媽,老叔,你們能走得動嗎?”說話間,念泉重新啟動汽車,緩緩的在山間繞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