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孟無昔特立獨行,又怎會在乎風言風語?
所以無昔山有三種人,一種是可憐的,一種是可恨的,最後一種是可憐又可恨的。
孟無昔原則眾多,吳孟青則不講原則。吳孟青的金字門人多勢眾就在於四個字——兼收並蓄。
吳孟青收師弟做羽翼,從不挑剔!
降低門檻好招人啊。
劍乃兵器之帥,舞起來煞是好看。金萱用上五行之金,隻見那劍如遊龍,如猛虎,發出怪異金光四散開來。猶如黑夜明燈,更似驕陽當空,攝人心魄。眾人隻覺心中一暖,大喝精彩。這金萱也有五行之金四成的火候了。
論資排輩,吳孟青之後便是旭幽,然而風邪又搶了先。
風邪道:“五行之木,講究禦氣之術。修習之,可以強身健體。”
“眼如燭照四方,耳如風、天地合;心台明鏡,神智通天,甚至有長生之效。咳咳,來我門下,前途不可限量。”說完禦氣而行,腳不沾地,衣襟翻飛,大有飄飄若仙之勢。可是終究他沒有成功,做不了羽化飛仙,倒讓眾人恥笑一番。
風邪剛剛在孟無昔麵前吹噓自己超越“噬業”境,在眾師弟麵前卻拿不出真本領。
皮裏光道:“人活天地間,可謂孤獨矣。故需互助互愛,相敬相重。水字門別無所長,隻是取長補短,共同修行進益。同吃苦、同喜樂,聊慰如此人生。”說完感歎不已,似乎老之將至,其心也哀,其心也善。
十三個幼子初上無昔山,何曾遇過這陣仗。曾幾何時家破人亡,人生再無希望,有個落腳之地也是三生有幸了。如今卻成了香餑餑,人人搶著要,似乎要融入一個充滿愛的大家庭。
不過境遇變了,條件也變了。都說最後的才是最好的,旭幽還沒有開出自己的價碼,自是再考慮考慮。
終於輪到旭幽說話了。
“餘別無所長,一生坎坷,半道滄桑。所居之地,荒蕪不堪,鳥獸絕跡。恐無所托、無所教。勿論良莠,如果有願跟隨於我:凡我所知,傾言相告;凡我所會,窮囊相授;凡我所有,任爾所用!”
旭幽一番話,眾人震驚,更是敬佩:曾幾何時,世上還有有如此真誠的收徒之人!
那些孩子們也是竊竊私語,顯然心有所動。
金萱舞了下手中秀劍,說道:“我‘金字門’前途廣大,可是在無昔派得天獨厚的。你們可要好好想想,空口無憑!到底哪個獲利更多,一目了然。”
話音剛落,十三個童子不約而同便有了決定,齊齊願加入吳孟青的陣營!
吳孟青卻是一改常態,挑了又挑,並不都要的。
最後經過一番角逐,到底是世人愛金者多。十三個孩子,九個加入金字門,一個被風邪搶了去,一個跟隨皮裏光。還有兩個孩子沒有落榜了。吳孟青查驗過,五行資質太差,堅持就是不要。而那兩個孩子也很是堅持,哀求不已。
至於旭幽那窮鄉僻壤,根本不在“聰明娃”的考慮之內。
無名峰本就無名,旭幽也就孤家寡人一個!實在不值得托付終生。有誰願意一生碌碌無名呢?有誰會願意找個這麼差勁的師父呢?
旭幽就算臉比牆厚也待不下去了,竟無一人選自己!
氣極而去。
這也是旭幽幼稚,他不拿點實貨能吼住誰啊。
十三童子雖然年幼,也是被孟無昔挑選而來,想必不是愚頑之輩,怎會輕信於人!如果旭幽直接拿出靈獸“黃麟”,那可是稀世珍寶,是實力的證明!估計就是另一番情形。
旭幽不知“黃麟”的重要性,白白浪費了收徒的大好機會!
卻說有兩個孩子寧可沒人要,也不追尋旭幽。隻因還抱著能入金字門的一線希望,所以不曾放棄。
這就是不成功,便成仁了!
那兩個孩子,一個叫悔人知,一個名驚石田。
悔人知向吳孟青苦苦哀求:“我家道中落,父母慘死,身負血海深仇。若能拜大哥哥為師,讓我手刃仇人。弟子感恩涕零不能報,做牛做馬都願意。”
吳孟青溫言相勸:“修行之人忌殺戮,冤冤相報不是解決之法。世人皆有苦難,這是天降大任、建功立業的前兆,看開則罷。”絕口不提收下的事。
機會嘛,隻有一次。沒有抓住,怪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