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9章 軍政的較量(一)(3 / 3)

有這個目的的美國,怎麼可能開放和日本的貿易,怎麼可能支持他的力量上升。美國不動,當然西方各國都不會動。

同樣不缺頭腦,也有戰略眼光的斯大林才不會幫著美國呢,他向日本出售了戰略物資。在蘇聯看來,他們打得越凶越好,日本不能動遠東,蘇聯可以全力解決歐洲。

羅斯福不知道怎麼和馬歇爾解釋如此複雜的問題,隻是說道:“不用著急,翟勤這個人野心很大,他損失這麼大,中國損失也不小,所以他不會放棄得到日本的機會。他必然進攻,想搶先進入日本。這時候我們是不能和他開戰的,也無法擠出去他,隻能共同分得利益,所以讓他打去。如果日本全力對付南華,我相信最後翟勤沒什麼能力和美國談條件。”

盡管羅斯福說的很簡單,但以馬歇爾的頭腦,還是全明白了。美國算準了南華,如果翟勤什麼也不想得到,那他可以不進攻,但那幾乎不可能。如果南華進攻,他就在為美國打,最後得到利益的還是美國。明白了關鍵在什麼地方,他沒有再說什麼,而是開始安撫各部隊,同時催促艾森豪威爾加快向柏林進攻,盡快結束歐洲戰爭,同時也是為了阻止蘇聯的西進。

日本的戰略重心在南部,主要防禦南華的進攻,這讓美國方麵相信一定會按著他的意思進行,樂的坐山觀虎鬥。

翟勤確實不知道雅爾塔會議的詳細內容,就算是後世,他也不是曆史學家,根本不知道詳細情況,隻是在大家都知道的範圍內知道。美國和蘇聯答應了用中國利益,同意**立,換取蘇聯出兵,從而讓美國獨占日本。

但有兩點翟勤是知道的,第一個就是為了得到美國的支持,同時把精力用在取得全國勝利上,蔣介石放棄了再日本駐軍。為了美國討好日本,達到完全控製日本的目的,又逼迫蔣介石答應不向日本追索戰爭賠款。就這兩點翟勤就不能接受,中國的事他管不了,也不想管。

日本的全麵撤軍,中國內部已充滿了火藥味,大戰隨時都可能爆發。隻是東北問題沒有解決,南華和日本還在戰鬥,全都沒有結果,所有人都克製著,沒有什麼過火的舉動,但下麵小動作早就開始了。

翟勤不想管,也管不了,所以他把精力用在對抗美國,爭取日本上。對於翟勤下令整頓軍隊,海陸空軍並沒有向日本進攻的意思,全部南華上下都不明白。這是結束戰爭的好機會,南華怎麼不打了?難道等日本緩過力量再打嗎?

沈方輝剛剛離開,蔣鳳奇就來了。南華方麵各黨派和政府並不想打仗,但和日本是世仇,所以盡管不想打,但哪個黨派也不能公開說不打。再說,他們的總統想打也就沒人敢說不打,那會成為眾矢之的。

以翟勤在南華人心中的地位,他的話就是聖旨,反對翟勤是全國人的公敵。

讓翟勤成就今天的地位,是南華一直推行共同富有的政策,這是藏富於民。南華國家並不是很有錢,財政也一直困難,國家還有外債,內債。但南華的普通人卻不窮,國家潛力很大。

大力發展工商業,努力開展對外貿易,以南華先進的民用科技,東南亞和中國這樣落後的地區,所有的貿易幾乎達到暴利的程度,弄得南華一個普通人也很財主一樣。高端的收入必然不斷擴大內需,讓南華的經濟增長是以月份和星期計算的。

建立一個這樣的國家,翟勤首先建立的是百姓心中無上威望,吸引周邊的大量人口向南華進入。也正是這些原因,讓南華太多的人不想打仗,有好生活誰還願意打仗,都想盡快結束戰爭。蔣鳳奇也想快些結束戰爭,那樣可以加快內部建設,金邊區,萬象區還十分落後,大量的土地和經濟需要開發,醫療、教育、交通都需要錢來辦理,但南華的大批錢都用於戰爭軍費上。

他不知道為什麼會停下來,因為南華的報紙電台和新出現的電視都在宣傳一種信號,南華好像不準備打下去了。以蔣鳳奇對翟勤的了解,這不可能。但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論調,讓他弄不明白。一旦停下來,再想發動戰爭,可就很困難了。再說南華成為抗日主流,半途而廢也會有影響。

翟勤看著麵前一臉大惑不解的蔣鳳奇說道:“別這麼拚命,你年紀不小了,南華已進入軌道,什麼事就讓他們去做,你掌舵不就行了。”

蔣鳳奇笑了:“謝謝關心,還能頂住,我隻是想知道為什麼,否則我們沒辦法工作,我們並不知道你的意思。”

翟勤歎口氣說道:“蔣執法,世界上可不隻有我們和日本,還有其他國家。暫停這也是沒辦法。”

如果您覺得《翟勤張敏》還不錯的話,請粘貼以下網址分享給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謝謝支持!

( b/23/238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