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生物學的角度考慮,桃花源這種地方消亡是很正常的事情,不消亡反倒稀奇了;從陶淵明的原文可以看出,桃花源的規模不大,人數不足以支撐種群健康延續;由於桃花源長期沒有外來人口進入,所以他們隻能采取近親結婚的方式繁衍後代……”
“而近親結婚則會導致生下來的後代中殘障兒童的比例大大增加,時間一長,桃花源後代中帶有各種遺傳病的比例將不斷增加,直至導致這一村子徹底失去誕生健康後代的能力。”
“或許,桃花源中人會逐漸意識到這種問題,並采取相應的措施……或是直接殺死這些孩子,或是像許多民間傳中對待傳染病人那樣,將孩子送到人跡罕至的深穀幽林,讓他們自然死亡……這種方法就太殘忍了。”
“而且依舊無法從根本上解決問題,所以引進外來人口就成了必須的選擇;那麼,在這樣的情況下,漁人進了村子還能順利出來?講述那麼多的美好傳麼?這顯然是不可能的。”
“事實上,漁人很有可能是在謊,他的使命是利用美妙的謊言吸引更多人進入桃花源,給這個即將滅絕的村子帶來更多新鮮血脈,然而他行事有所不慎,這件事兒讓太守知道了,拍了大量人手來尋找桃花源。”
“桃花源中人受到驚嚇,他們是逃避戰亂才進入桃花源的,對官府生畏懼……隨即破壞了漁人進入桃花源的通道,消失在世人麵前。”
“但是如此以來,也斷絕了他們吸納新鮮血液的渠道……能隱藏這麼久不被發現,進出桃花源的通道肯定不會有很多……所以在長期近親繁衍的情況下,健康的後代越來越少,桃花源中人最終走向了滅絕……”
文章也就八百來字,看完用不了多久,可辛老師卻看了好久,其他老師有些等得不耐煩了,於是端著茶杯踱到他身後瞅了幾眼,然後“噗”的一聲,茶水就噴了出來。
這故事還能這麼解讀?真是大開眼界啊,可細細一想,從科學的角度來講,這種猜測似乎才是正確的,一個人數如此少的村子,必然是無法健康繁衍的。
“辛老師?這種法有沒有問題?”大家夥還不敢最終確定,於是又問到了教生物的辛老師。
“從生物學和遺傳學的角度來,這種法的確有一定的道理,曆史上也有類似的案例,比如歐洲的皇室血友病。”辛老師緩緩道,十九世紀英國維多利亞女王家族帶有血友病基因,皇室間的聯姻讓這種病傳到了西班牙、俄國等國皇室之中。
然後西班牙和俄國皇室再和其它國家皇室進行聯姻,導致幾乎整個歐洲的皇室成員都染上了這種病。
“起碼這種猜測比陶淵明寫的那種平和美好的世外桃源更符合科學原理。”眾人覺得三觀盡毀,從今以後再也無法直視桃花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