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老師看著公司一步步發展起來,看著周若若比自己更加盡職盡責,王老師終於可以放心地走了,他在自己的一本書上寫下了大大的兩個字:回家!
其實在王老師心裏,這兩個字是他深深的內疚和遺憾,別的同齡人都在家裏陪著自己的老婆,抱著自己的孫子,整天悠哉悠哉享受生活,可他沒有,不是他不想,他非常想,可是魚和熊掌不可兼得,這個時候隻能二者擇一,他選擇了繼續為公司服務。
為此,王老師的老伴兒心裏很有怨氣,他曾對王老師說道:“你回來吧,老頭子,你是孩子的爸爸,是孫子的爺爺,是我的丈夫,也是我的唯一,華林集團離開你可以照樣運轉,可我們離開你,這個家就不像個家了,你一把年紀了,也該放鬆自己,讓自己享享清福了,為什麼偏偏要拚了命工作,為什麼就不能陪著我和孫子呢?”
王老師歎了一口氣,“老伴兒,你不懂,華林集團也是我的家。”
同樣都是家,可家跟家不一樣。
老伴兒知道王老師固執,知道爭辯也無用,慢慢地就接受了她的決定,可是她從不放棄任何一個可以遊說的機會,隻要有機會,她一定要說,非說不可。
王老師有一兒一女,兒女都不同意他繼續工作,一來是心疼他,二來也是擔心他,人老了,隨時有可能爆發突發情況,可沒有一個親人在身邊,萬一出了問題,這將是兒女們一生的遺憾。尤其是兒子,為了這件事多次勸說過王老師:“爸,您就停下來歇歇吧,您工作了大半輩子了,難道還不夠嗎?我們家裏不缺錢,隻要您能好好的,勝過給我金山銀山。”
兒子知道,王老師這麼拚命並不是為了錢,也不是為了榮譽,他是為了心中的那份操守。
最終,兒子和女兒還是失望了,尤其是當王老師要離鄉背井跟著王如如一起到福建上任副總經理這件事,家裏人是即為反對,兒子甚至說要找吳曉東去理論,讓吳曉東強行將父親勸回家。當時吳曉東還想著讓王老師好好輔助王如如一把,並不是他想利用王老師,而是他知道,王老師願意這麼做,也一定會這麼做。
王老師麵對兒子咄咄逼人的態勢,最後向兒子和家裏人保證,隻要他從泉州回來,就一定會辭職不幹,一定會好好陪著家裏人的。兒子還是不信,因為以前王老師就保證過一次,到最後還是食言了,王老師隻好寫了保證書,在保證書上按上手印,兒女這才同意。
其實王老師心裏也是有遺憾的,他自己的身體狀況他自己知道,要是萬一出了問題,別說陪著他們了,可能連最後一麵都見不著,那麼,家人永遠不會原諒他。
這一次,他終於可以放心地走了。不過他心裏還是很有成就感,王如如是他最得意的學生,周若若也深受他的影響,楊如雪對他也是佩服地五體投地,他覺得,他知足了。
雖然包括王如如在內的所有人都知道王老師即將要走,可是真的要走的時候,大家心裏卻非常難過,對於很多人而言,這一次離別,很可能就意味著永別。
雖然對於一個公司而言,形形色色的人都有,大家對每個人的態度也是褒貶不一,包括王如如在內的所有人,都有人喜歡有人不喜歡,但對王老師,卻是清一色的尊敬,別無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