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湖南藩庫本不充盈,供給綠營尚且不足。若著曾國藩出省援皖,湘勇糧餉,自然要由湖南和皖省分擔。皖省目前無糧餉可出,皖省部分自然也要由湖南承擔。如此一來,湖南藩庫供給湘勇糧餉,本省綠營糧餉便無著落。綠營無糧可供,無餉可支,若粵匪撲犯長沙,又由誰來守城?”
——這是大軍機祁寯藻的理論。
“奴才早就聽說,湖南兵、勇不甚和睦。省城現在是有兵不能有勇,駐勇則不能留兵。當此緊要關頭,奴才權衡利弊,大膽以為,守城、剿匪,兵為重,勇為次。”
——這是怡親王載垣的看法。
鹹豐在禦書房和王大臣們緊急會議,如何解救安徽的時候,光祿寺卿、署禮部侍郎宋晉,正在自己的辦事房裏,就眼下時局,含毫命簡,起草奏章。
說起來,別看宋晉此時頭上隻是三品頂戴,但也算京城百官當中,較有影響的人物之一。
宋晉字錫蕃,江蘇溧陽人。道光二十四年進士,選庶吉士,授編修。二十九年,典河南鄉試,因命題錯誤議處,諭不得更與考試差。鹹豐二年擢侍讀學士,遷光祿寺卿。此時正奉命會辦京城團防保甲,署禮部侍郎。
宋晉以敢說話、敢直諫著稱,是有名的言官。
此時太平軍橫掃安徽郡縣,偏偏新任巡撫江忠源,未及趕到盧州便病倒軍次。宋晉左思右想,腦中漸漸有了自己的看法,於是決定上折言事。
姑且不論朝廷能否采納,有了自己的想法,不說出來卻是不行的。
宋晉折子的開頭,先扼要談了一下安徽的局勢,以及安徽所處的重要位置。然後筆鋒一轉,這樣寫道:“曾國藩鄉望素孚,人樂為用,請飭挑選練勇,雇覓船隻,順流東下,與江忠源水路夾擊,定能速殄賊氛。”
宋晉認為,欲救安徽,非起用曾國藩以及湘勇不可。湘勇出省援贛,立解南昌之圍,便是最好的例證。
第二天早朝,宋晉便把奏折直遞了上去。
鹹豐略看了看,沒有當場表態。
退朝之後不多一會兒,祁寯藻、載垣、端華、肅順、穆蔭、杜翰等六人,便被緊急召進宮裏議事。恭親王奕訢、內大臣文慶,以及許多各部尚書、軍機大臣、各部侍郎,均被排除在外。奕訢雖被氣得發瘋,卻也無可奈何。
但此次議事,仍未議出真正結果。因為祁寯藻和載垣二人,堅決不同意宋晉的觀點。祁寯藻認為,曾國藩統帶湘勇出省援皖,除了虛靡糧餉,不會有任何作用。載垣以為,曾國藩是個隻會說不會做的書生。書生帶兵,與瞽人讀經無異。呂賢基便是最好的例證。二人如此一講,鹹豐的思想,當即動搖起來。
祁寯藻這時又補充道:“稟皇上,湖南藩庫本不充盈,供給綠營尚且不足。若著曾國藩出省援皖,湘勇糧餉,自然要由湖南和皖省分擔。皖省目前無糧餉可出,皖省部分自然也要由湖南承擔。如此一來,湖南藩庫供給湘勇糧餉,本省綠營糧餉便無著落。綠營無糧可供,無餉可支,若粵匪撲犯長沙,又由誰來守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