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二十一章 製軍投水死 湘勇將出征(1 / 2)

導讀:“胡、賴二逆,重兵圍攻黃州。吳製軍請我湖南從速撥兵往援。綠營,本部院不敢輕動,隻能請老弟出省了。”

——駱秉章欲靠王錱維持大局。

“撫台容稟,經郴、永一戰,敝部楚勇僅存四千餘人。若出省援黃,須增募新勇不能成事。”

——王錱覷機談條件。

曾國藩此時在幹什麼呢?

太平軍西征大軍打破廬州的消息,急如星火報給在黃州駐紮的吳文鎔。

吳文鎔兵寡勢孤,情知不敵,當即給自己的門生曾國藩寫密函一封,以表與來敵決一死戰之心誌,同時也在發泄自己的滿腹牢騷和對當局的不滿。函交快馬送走。

函曰:“吾意堅守,待君東下,自是正辦。今為人所逼,以一死報國,無複他望。君所練水、陸各軍,必俟稍有把握,而後可以出麵迎敵。不可以吾故,率爾東下。東南大局,恃君一人,務以持重為意,恐此後無有繼者。吾與君相處,固不同也。”

從信中可以看出,吳文鎔最怕自己的這位門生,在朝廷威逼之下,倉促出兵,壞掉剿匪大局,導致江山更替,洪上帝成為萬民之主。當真如此,這個東方老大帝國,可就徹底完了。

把信發走,吳文鎔抖擻精神,督飭軍兵嚴加防範。又給湖北巡撫崇綸,急發公文一道,命其從速分兵來援黃州,夾擊太平軍。

崇綸收到急函,隻是嗨嗨冷笑,並不發一兵一卒。

五萬太平軍開始對小小的黃州發起猛攻。吳文鎔不敢怠慢,親自到城頭督戰。

激戰半日,終歸寡不敵眾,城牆被太平軍發炮轟塌。守城軍兵開始奪路奔逃。

吳文鎔見大勢已去,麵北連磕三個響頭,旋從城樓縱身向下一跳,為國盡忠。

胡以晃、萊漢英二人,督軍進入黃州,期望能有所收獲,哪知卻是一座空城。

早在太平軍打破廬州的時候,吳文鎔便已將城中的男女百姓,悉數遷往他處;糧草餉銀等物,也都屯放到了城外的山洞中。城中所留糧草,隻夠軍兵半月所需。太平軍攻城時,吳文鎔知道黃州不可能堅守,便趕在城破前,著令軍兵放起一把火來,不僅把糧草燒光,還燒毀了許多房屋。

西征軍此時糧草已不敷食用,胡、賴二將,本想打破黃州後補充給養。黃州如此情形,直把二人氣得險些吐血。

在黃州隻住一夜,太平軍便撲向漢陽。

守漢陽的是湖北按察使唐樹義。一見太平軍如蟻般撲來,唐樹義將兵馬一分為二,一部堅守城池,自己親率另一部出城迎戰;同時,絛樹義又急函守武昌的崇綸、青麟二人,請撥兵來援。

激戰三晝夜,唐樹義一路損傷甚重,城內守軍也已彈盡糧絕。但援兵卻遲不見蹤影。

當晚子夜時分,唐樹義率殘部突圍,在一片密林邊,身中五槍而歿。第二天一早,漢陽被賴漢英打破。

胡、賴二將在漢陽抓精壯、選美女、軍地尋糧、開庫取金銀,大肆搜刮的時候,曾國藩收到緊急送達的聖諭,

諭曰:“前因賊擾安徽,迭次諭令曾國藩置辦船炮,督帶楚勇,由湖入江,與安徽水陸夾擊。本日據袁甲三奏請令曾國藩督帶兵勇船炮,由九江直赴安徽安慶,刻下賊數無多,或先複安慶,亦可斷賊歸路等語。廬州為南北要衝,現在為賊所據,必須乘喘息未定,趕緊進剿,遏賊紛竄之路。曾國藩置辦船炮,並所募楚勇數千人,此時諒已齊備,著即遵旨,迅速由長江駛赴安徽,會同和春、福濟,水陸並進,南北夾擊,迅殄逆氛,以慰廑念。”

聖旨中所提的和春,是江南提督。安徽事急,上命和春往援,駐滁州。廬州告急,和春率軍增援,受阻。聖旨中所提的福濟,則是安徽繼任的巡撫。

此旨發出時,鹹豐顯然還不知道太平軍已打破黃州、漢陽,即將戰武昌、攻湖南。

聖旨抵達衡州時,在長沙的駱秉章,也同時收到吳文鎔發自黃州的告急火票。吳命駱緊急撥兵援黃。

駱秉章於是把王錱請到巡撫衙門,說道:“胡、賴二逆,重兵圍攻黃州。吳製軍請我湖南從速撥兵往援。綠營,本部院不敢輕動,隻能請老弟出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