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議邊事雍正保疆土 遇伯樂福彭受青睞(7)(1 / 3)

街麵。早晨。

店鋪門前的旗幌都換成了白幡:有的寫的是“祭”,有的寫的是“奠”,有的寫的是“哀”,有的寫的是“悼”。

官學的學童們兩人一伍排著隊往前走,頭上的孝布覆蓋著頭發,垂到腰際,隨著人的行走搖擺晃蕩。

曹霑走在隊伍的中間,前麵是福靖,右邊是唐世勳。

曹霑一邊走一邊觀看。

左邊一店鋪門前,放著一張八仙桌,掛著白底蘭花桌圍,桌子上有一個香爐、四盤菜、一個碗,店掌櫃正在抱著酒壇往碗裏倒酒。

與此相鄰的一個店鋪門前,也放著一張八仙桌,掛的是藍圓壽字圖案的桌圍,桌子上有一個香爐、四盤菜、一碗酒,掌櫃的把剛點燃的香插進香爐,轉過身子說:“蘇掌櫃,還是你麻利些,都料理停當啦!”

“你羅掌櫃也不慢嘛!”蘇掌櫃深情地接著說:“怡親王是個好人!自他總理水利事務以來,勞苦功高。直隸地區,水患變為水利;江南水道積淤被清,河流通暢,幾千頃良田,悉獲灌溉之利。就憑咱們運貨比以前便利這一點,也得盡點祭奠之心,給他送行。”

“是啊,怡親王確實是好人!”羅掌櫃點著頭說。“咱們盡點祭奠之心,微不足道,理所應當。可是,這好人怎麼都無長壽呢?”

曹霑收回目光,剛開始琢磨“是不是好人都無長壽”的問題,腦海裏突然現出前天下午跟福靖一同看大表哥的情景――

“不厭齋”裏,福彭放下毛筆,抬手擦了擦眼淚。

福靖、曹霑站在福彭的左右後側看著紙上的挽詩。

曹霑一邊看一邊在心裏念道:

賢王仙逝天地悲,

山川嗚咽痛斷腸。

句句慈訓銘心底,

傷心流淚恨無常。

福靖的目光從紙上移到福彭的臉上,“大哥,皇上賜予怡親王的諡號,你知道嗎?”

福彭:“皇上對怡親王恩愛有加,賜予的諡號是,‘忠敬誠直勤慎廉明’,比曆來親王諡號的字都多。”

曹霑:“皇上為何特別偏愛怡親王?”

福彭:“因為怡親王對皇上特別忠誠。皇上當雍親王時,眾阿哥爭奪儲位,名為兄弟,實係仇人,惟有怡親王對他最忠誠,關係也最鐵。皇上登極後,怡親王對皇上更是忠心耿耿,皇上曾經多次誇獎說,怡親王是百年難遇的賢臣。譬如,怡親王率人為皇上選寢陵時,先在遵化一帶尋找吉地。他跋山涉水,披星戴月,仔細尋覓,終於在九鳳朝陽山看中了一塊陵地,並且得到了皇上的同意。誰知開工後,發現穴中之土雜有砂石,皇上不太滿意,說這塊地規模雖大,而形局未全,穴中之土又帶砂石,實不可用。怡親王轉而又到別處尋找,經過四處踏勘,總算在易縣泰寧山太平峪找到一塊上好陵地。皇上對這塊陵地十分滿意,說此地山脈水法,條理分明,洵為上吉之址。”

“大哥,”福靖忍不住打斷福彭的話說:“聽說,皇上恩準怡親王所要的墓地後,他曾吃了一塊墓地的土,此事是真是假?”

福彭:“確有此事。皇上曾以怡親王經營吉地居有首功為由,把自己萬年吉地附近的一塊‘中吉’之地賜給怡親王。怡親王聽後,驚悚色變,惶恐固辭。他認為這塊地隻有大富大貴之人才能享用,自己身為臣子,絕不能在屬於帝後們的陵地上修建陵墓。他在淶水縣境內為自己找了一塊平善之地作為墓址,奏請皇上恩賜。皇上知道怡親王的心情與想法,不得不同意他的請求。怡親王接到聖旨,高興得手舞足蹈,說:皇上待我隆恩異數,不可枚舉,今茲恩賜,則子孫俱受皇上之福於綿長矣。當日,就派護衛前往起土。過了數日,護衛呈看土色時,怡親王情不自禁地取了一塊土,捧而吞之。”

曹霑:“大表哥,怡親王重情嗎?”

Tip:阅读页快捷键:上一章(←)、下一章(→)、回目录(回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