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夢中相戀亦幻亦真 仇人亡命吟蟹罵君(7)(2 / 2)

吳大玉走到兩個柵欄間的牆柱旁邊,對著曹頫說:“小頫子,你又在數星星?”

曹頫“嗯”了一聲,走了過去。

吳大玉:“有多少個星星?”

曹頫想了想,“六十四個。”

吳大玉“哦”了一聲。

“吳老伯,這一段時間,獄中管得比以前嚴了一些,連獄頭都時常來查房,這是為何?是不是有什麼變故?”

“我也覺得不太對勁,好象是有變故。”

“您估計是何變故?”

吳大玉搖了搖頭,“我也猜不出來,估計過幾天就知道了。”

曹頫歎了一聲,心想:“若是這變故與我天天所期盼的一樣,該有多好啊!”他苦笑了一下,有意換了個話題:“吳老伯,我向您請教幾個問題,如何?”

“不必客氣,請說。”

“為何寺廟裏都懸掛木魚?”

“相傳,有人曾問一長老,為何寺廟裏都懸掛木魚?長老說,那是用來召集僧眾的。那人又問,為何要刻成魚形?長老說,魚整日整夜從不合眼,眾僧若能時時以魚為榜樣,一心誦經,晝夜不寐地致力於佛道,必能成佛。但是,魚生活在水中,不可能時時可見,因此,把梆木刻成魚形,用木槌敲打,以警示、督促眾僧。”

“吳老伯,為何念經時要數念珠?”

“念經時數念珠,既是為了排除雜念,也是為了記數。念珠的珠子,少則為十四顆,多則為一千零八十顆。以一百零八顆為例,念一句‘南無阿彌陀佛’,手撥一顆念珠,撥了一百圈,就是念了一萬零八百遍‘南無阿彌陀佛’。佛經中說,念完二十萬遍,且身心不亂,能上欲界三重天;若累計念了一百萬遍,就能進入涅槃。因此,信佛的人,大多是如饑似渴地抓緊時間數珠念經。”

曹頫聽見了腳步聲,看見是何獄卒走了過來,忍住了想問的話。

何獄卒走到柵欄處,“喂”了一聲,接著說:“你倆為何還不睡覺?又在念經拜菩薩?”

吳大玉、曹頫同時點著頭說了聲“是”。

何獄卒:“你們快去睡覺吧,這年頭真正管用的是權與銀子,念經拜菩薩沒用!”

吳大玉:“你這話說得不對,菩薩無處不在,你怎麼能說沒用呢!”

“怎麼?我說的哪點兒不對?!”何獄卒嘲笑著說:“你念經拜佛都好幾年了,為何菩薩還沒救你出獄?!”

吳大玉:“雖然菩薩沒救我出人間牢獄,但是菩薩可以保佑我不入陰間地獄!”

何獄卒:“你拉倒吧!菩薩連救你出人間的牢獄都辦不成,還能保佑你不入陰間地獄?!”

吳大玉雙手合十,閉著眼睛說了句“阿彌陀佛”。

何獄卒笑了笑,壓低聲音說:“看在咱們是老關係的份上,跟你們說句實話,眼下是非常時期,快去睡覺吧,若是讓頭兒知道了,咱們大家都不好過。這年頭,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你們說對不對?”

“對,何老兄所言極對。”曹頫叫了句“何老兄”,接著說:“我覺得眼下與以前沒有什麼不同,你為何說是非常時期?非常在何處?”

何獄卒:“這……這……”

曹頫:“你別這……這……了,我就知道你不敢說!”

何獄卒:“我若是敢說呢?你敢不敢打賭?”

曹頫:“我為何不敢。”

何獄卒:“你賭什麼?”

曹頫:“重陽節前,家裏人送來吃的喝的,我全都孝敬你!”

何獄卒:“此話當真?”

曹頫:“我何時打過誑語?”

何獄卒猶豫了一下,“雍正皇帝賓天了。”

“雍正皇帝賓天了?!”曹頫緩過神後,掐了一下手腕,“你從何而知?”

何獄卒:“新皇上昨天發布的遺詔。”

曹頫:“新皇上是誰?”

“寶親王。”何獄卒笑了笑,“你許的賭,到時候可得兌現吆!”

曹頫抑製著心中的激動,“兌現,兌現,一定兌現!”

何獄卒:“好了,你們進屋睡覺吧,我也該回去歇一會兒了。”

曹頫等到何獄卒走得遠了一點,小聲叫了句“吳老伯”,接著說:“依您之高見,新皇上登極後,會不會大赦天下?”

吳大玉想了想,“很有可能。”

曹頫台頭望著月亮說:“但願新皇上能夠大赦天下,讓咱們脫離苦海!”

吳大玉雙手合十,閉著眼睛說:“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