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宜泉的私塾學堂。
一間長約五丈寬約三丈的房子裏,擺著一張講桌、八張課桌。八個學童端端正正地坐在課桌後麵聽張宜泉講課。曹瑉坐在第一排左邊,張宜泉的兒子張瑋坐在第二排右邊。
“下麵,我念一句,你們跟著念。” 張宜泉看了一眼《成語考》,接著說道:“蜀犬吠日,比人所見甚稀。”
學童們:“蜀犬吠日,比人所見甚稀。”
張宜泉:“吳牛喘月,笑人畏懼過甚。”
學童們:“吳牛喘月,笑人畏懼過甚。”
張宜泉:“披星戴月,謂早夜之奔馳。”
學童們:“披星戴月,謂早夜之奔馳。”
張宜泉:“沐雨櫛風,謂風塵之勞苦。”
學童們:“沐雨櫛風,謂風塵之勞苦。”
張宜泉:“不修邊幅,謂人不飾儀容。”
學童們:“不修邊幅,謂人不飾儀容。”
張宜泉:“不立崖岸,謂人天性和樂。”
學童們:“不立崖岸,謂人天性和樂。”
張宜泉放下書本,環顧著學童們說:“下麵,我給你們講蘇轍幫兄改對子的故事,好不好?”
學童們齊聲答道:“好!”
“蘇轍是蘇軾的弟弟。有一天,蘇轍、蘇軾與佛印和尚一同在巫山遊玩時,佛印和尚出的上聯是,‘無山得似巫山好’。蘇軾不假思索,接著對的下聯是,‘何葉能如荷葉圓’。蘇轍沉思了一會兒,對蘇軾說:兄長對的下聯還不甚工,改為‘何水能如河水清’,如何?蘇軾與佛印一聽,齊聲叫好。”張宜泉頓了一下,看著曹瑉說:“曹瑉,蘇轍改的下聯,好在何處?你是否知道?”
曹瑉站起來,背著雙手說:“以水對山,顯得更加工整。”
“對,你坐下吧。”張宜泉微微一笑,接著說道:“另外,三聯中的有無的‘無’與巫山的‘巫’,為何的‘何’與荷葉的‘荷’,為何的‘何’與河水的‘河’,都是音同字不同,用得都很巧妙。下麵,我來出上聯,而後找人對下聯。上聯是‘太陽升’,王忠孝你對下聯。”
王忠孝站了起來,背著雙手說:“月亮落。”
張宜泉點了點頭,說了句“你坐下吧”,接著說道:“上聯是‘微風吹’,黃和善你對下聯。”
黃和善站了起來,背著雙手說:“亂雲飛。”
張宜泉點了點頭,說了句“你坐下吧”,接著說道:“上聯是‘麻雀叫’,白耀祖你對下聯。”
白耀祖站了起來,背著雙手皺了一會兒眉頭。“花狗跳。”
“嗯,‘花狗’對‘麻雀’,‘跳’對‘叫’,也還說得過去。”張宜泉說了句“你坐下吧”,背著雙手踱了幾步,才開口說道:“上聯是‘孔雀東南飛’,李大寶你對下聯。”
李大寶站起來先抬起右手撓了撓頭,接著趕緊背起雙手。他咬著嘴唇想了一會兒,囁嚅著說:“先,先生桌……桌邊走。”
張宜泉苦笑了一下,說了句“你坐下吧”,扭臉看著曹瑉說:“曹瑉,你來對一句。”
曹瑉站起來,背著雙手說:“高山西北立。”
張宜泉微笑著點了點頭,說了句“你坐下吧”,而後看著學童們說:“你們說,他倆誰對的下聯好?”
學童們參差不齊地說道:“曹瑉對的下聯好。”
張宜泉:“你們誰能說說,曹瑉對的下聯,好在何處?”
學童們有的低著頭,有的故意躲開張宜泉,有的仰著臉看著頂棚。張宜泉本想叫張瑋回答,轉念一想,覺得他萬一答得不好反倒顯得難堪,於是開口說道:“曹瑉對的下聯,‘高山’對‘孔雀’,雖說也不甚工,但卻另有深意,深意就是回答了孔雀為何要向東南飛,而不向西北飛的問題。你們說,對不對?”
學童們齊聲答道:“對!”
“下麵,你們一起背誦《五字鑒》。”張宜泉掃視了學童們一眼,“開始!”
學童們齊聲背道:“乾坤初開張,天地人三黃。天形如卵白,地形如卵黃。五行生萬物,六合運三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