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刪(1 / 3)

高二上學期的時候,林軒是作為全校十大道德模範標兵上台領獎的。

按照慣例,學習標兵一般都是各班上第一名的同學,然後報到學校統一參評校級的十大學習標兵。

而道德模範標兵就比較自由,像十四班這樣,在開明的李國華指引下,向來都是民主投票決定的。甚至學習標兵一直也都是投票選擇,隻不過因為秦明一直穩居班級第一,大多數情況下班上同學基本上都投他的票。

林軒或許是因為人緣比較好,所以道德模範一般都是他得票最多。

然後報到學校裏麵去,成績考量的權重達到了70%,他的成績在那一堆學習標兵裏麵自然是排不上號的,但在道德模範裏麵還是很不錯的。畢竟前一百名絕大部分都在火箭班,剩下的基本上都是其餘各班的第一名第二名的樣子,而火箭班也隻有兩個標兵的名額,所以他這九十幾名的成績在道德模範評比中還是拿得出手的。

至於30%的道德權重,這個東西好像都是根據同學寫的材料打分,隻要不違反校紀校規,絕大部分同學都是差不多的性格。

畢竟雷鋒還是不太常見的,而且學雷鋒還講究一個做好事不留名,就算真有隱藏的活雷鋒暫時也傳不出去什麼大名聲,所以就隻能根據材料上固定模式的事跡,或許還有文筆,來打分。

很巧,那次給林軒寫材料的女生文筆還真的挺不錯,加上林軒成績也還不錯,最後他就從一堆道德模範裏麵脫穎而出,成為了光榮的全校十大道德模範。

而這一次,林軒肩上披著的綬帶上的字換了一下:“全校十大學習標兵”。

90%的成績權重,旗幟鮮明地闡釋著“學習”二字的意義。至於剩下的那一點品德考量,一般都是作為素質教育的遮羞布,畢竟一直都在宣揚不能用成績來決定一切嘛。但隻要你不表現出反黨反國,這一點10%的權重就不幾乎不存在。

林軒年級第一的成績早就把他的名字送進了十大標兵最終名單了,雖然幾乎所有人都認為他這是運氣所致,但從明麵上來看,這還是一個很勵誌的正麵典型嘛。

“高二14班的林軒同學,平常都是年級一百名左右,這次期中考試,就憑著不懈的努力和頑強的拚搏考到了年級第一!這說明什麼?一切皆有可能!”

副校長在台上激情澎湃地講話,鼓勵著全校學生努力奮鬥,二本觸手可及,一本踮踮腳就能上,211、985跳一跳也不是問題。

至於那三所全國最高學府,雖然本校有些年沒有學生考上,但說不定今年就有人能鯉魚躍龍門呢?所以高三學子還需努力,最後一個多月,什麼奇跡都有可能出現,至於高一高二的學生,也要緊盯高考,畢竟學習的時間過得很快啊。

站在台上做展覽的林軒,掃了一眼操場上密密麻麻站著的學生,忽然有些疲憊。

以前會很羨慕那些能夠在全校師生麵前受表揚的優秀學生,現在輪到他受表揚的時候,卻並沒有感受到多大的樂趣,最初的小激動過去之後,隻有一絲不安和沒來由的疲憊。

林軒突然很想學習。

******

自從上次借了燕雪柔的筆記之後,林軒很是認真地看了兩個晚自習,特意去校園超市買了兩個貴一點的牛皮本,照著燕雪柔的筆記在抄寫。

當然,他也有自己的學習方法,數學這種課程,隻知道埋頭抄寫是沒什麼用的,浪費筆油而已。

當他遇見第一個思考了好久都沒能理解透徹的問題時,數學老師正在講台上坐著備課,時不時地掃視著教室裏各個學生,有檢查紀律的原因,但更多的是希望能有學生上來問問題,這是很多老師都跟學生抱怨過的事情。

就像李國華跟自己的學生說過一樣,在他的感覺裏,自己班和火箭班最大的差距,就是三個小時的晚自習基本上沒有人問問題,老師閑得發慌。而火箭班的學生,經常會輪番纏著任課老師脫不開身,讓老師透不過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