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段(3 / 3)

有不少艄公在岸邊招攬生意。◎思◎兔◎網◎文◎檔◎共◎享◎與◎在◎線◎閱◎讀◎

楊剪從後備箱裏拿出折疊拐杖,幫李白撐好,又打開工具箱挑了幾件趁手的放進背包,水和食物也拿了,藥也拿了,就是沒拿刀,這車就和刀子一塊被他留在岸上。一邊收拾著,他還掛著點招人喜歡的笑容,一邊跟艄公用帶點本地味的腔調商量行程。

最終說定下來,從這裏到一個叫做“玉人穀”的地方,一個多小時的水路,兩個人,三百塊錢。去那種地方做什麼哦!艄公大概是這麼問的,李白答不出來,他也不知道玉人穀到底是什麼“風水寶地”,幸好在搪塞人方麵,楊剪素來是專家。

他說:“看一個老朋友。”

走下臨時搭的碼頭,他們就順利地出發了。

那不是李白第一次坐船,卻定然是最美的一次,他從沒見過這樣的江流,小船一如柳葉劃開山水,進入水墨的褶皺。坐在船頭,背朝破水前行的方向,聽著艄公吆喝“小心”時滿嗓子的粗糲,他也能把自己擱在一旁的傷腿忘掉。長江一脈、十萬大山,被他經過就化成霧,化成波紋,化成動蕩漂浮的一切,唯獨有楊剪在船中央,在青色的濃霧和水波中,抽一支煙,望向遙遠的一座山丘,是永恒矗立的影子。

“再看那麼遠就要變成石頭了,”李白逗他,“你看看我呀。”

沒想到楊剪真的看了過來,這一看,還不把目光挪開了,直瞧得他別過腦袋,企圖在艄公眼皮子地下掩蓋自己的不軌。楊剪就笑,梨渦淺淺地蓄了兩點,眼裏也被這青綠的江潤出了一層清亮的水殼,滿臉都是無辜的樣子。而他身後的艄公不知怎的也笑出了聲響,遠沒有那麼含蓄,笑完了還要高聲唱上兩曲苗歌,抹一抹臉上千溝萬壑的汗。

“這段水,三彎六險七座峰喲!”他們聽到這樣的提醒。

兩個彎過去了,四塊暗流湧動的險灘也是,艄公的水性確實是好,熟悉水段情況,十分懂得避險,該順流加速時也絕不含糊,卻在第五險過後陡然平靜的水流中撐住杆子,放緩了船速。

“那兒有個什麼?”李白也發現了端倪,指向靠近河流東岸聚起的一堆石塊,它們就像是上一秒鍾才從旁邊的懸崖上剝落,卻還卡住了一點別的東西,“白的,有反光。哥你看到了嗎?”

“去看看吧,麻煩您了。”楊剪說。

“好嘞——”艄公已經眺望了半天,答應得痛快。

然而橫穿水流過後,隔了兩米多遠,眼中所見卻是他們誰也沒想到的。李白揉了揉眼睛,他不敢相信能在這裏看到一隻竹排,一個用紅線綁在上麵的、已經被浪頭打得麵目全非眉目暈染的紙人,還有他身上未曾丟失的銀飾和黑發。

銀飾正好卡在紙殼內部的竹製框架上,而頭發夾在中間,也就剩下不少。

“可能嗎?”李白問。

“水路不用繞遠,”楊剪放下煙支,“順流而下,當然可能。”

這對話艄公聽得雲裏霧裏,但熱情依舊,大概是了解這習俗,他跟兩人解釋這是冥婚的洞房船,誰家的小夥死了,姑娘卻放不下,就這樣把自己的一輩子都栓給他,兩人的魂可以從烏江一直漂到先祖休養的故土。而李白默默聽著,和楊剪一樣安靜,他隻覺得那人唇邊的煙蒂已然蔓延開來,在自己的眼中,浮起昨夜的夕陽和炬火。

“師傅,”眼看著船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