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第十四幅畫 鄴城別(一)(1 / 3)

事後,河泰變回了獅形佩玉。羲嵐帶人在長安城外安葬了阿妮蠻。入土前,河泰在阿妮蠻緊握的手心裏發現了一塊布料,似乎是從殺手身上撕扯下來的。河泰愕然道:“這是怎麼回事?這殺手穿的衣服,不是安祿山的軍服。他們身上沒有這種暗紅色。這,這是……”

“史思明。殺手是史思明那邊的人。”羲嵐沉思了一會兒,“這太奇怪了。史思明現在遠在河北,為何他的人會出現在長安?即便他是被派遣而來的,為何要殺阿妮蠻?阿妮蠻去找安祿山之前,勢必透露過她是安祿山女兒的事實。我覺得這不是巧合。”

“你的意思是,史思明不希望安祿山與阿妮蠻相認?”

“而且,很有可能是一早便預謀好的。”

“會不會是因為史思明不希望安祿山歸順朝廷?”

“因為和女兒相認便歸順朝廷?安祿山哪有這般可愛。很可能還有別的原因,我們要查一查。”

河泰恨恨道:“不管是因為什麼,殺害阿妮蠻,史思明等著血債血償。”

天寶十五年七月十三日,太子在靈武自行登基。聽聞這一消息,蒙塵在外的天子這樣“被”當了太上皇,成了個大寫的懵什麼。羲嵐與家人也懵那什麼了,不知該去投奔李隆基還是他兒子。正猶豫著,她在長安街頭看見一個縮在角落哭泣的少年,他衣衫破爛,但高鼻深目,頗有三乳高帝子孫的模子,再一看他腰下係著玉佩珊瑚,她上前去問他叫什麼。他流淚搖搖腦袋,堅決不肯說自己的姓名,隻道從叛軍進駐長安,他在草野荊棘中躲藏到現在,生活困苦不堪,求她收他為奴。羲嵐心中猜到了□□分,這少年是個皇族王孫。太上皇逃得太倉猝,太神速,長安很可能還有很多這樣的王孫子弟。她分給了他幾塊胡餅,他狼吞虎咽得差點噎死。看見這個場麵,她安慰他說,郭子儀與李光弼已經收複了河北,朝廷奪回長安是遲早的事,你可千萬要挺住。聽完他哭得更是稀裏嘩啦。看見這番光景,又時有笛裏胡腔,街頭戲鼓,羲嵐與家人毅然決定,還是奔赴行在找嗣君靠譜。

接到太子登基的消息,郭子儀也放棄了北征範陽的計劃,與李光弼奔赴武靈。然後,郭子儀與羲嵐在武靈臨時修建的宮殿相遇了。靈武地處平原要塞,陰風獵獵,白草萋萋,又有諸多因戰亂流散各地的大臣來此聚集,因而整座城看著有那麼一點兒不太肅穆。郭子儀卻還是出淤泥而不染的青鬆一棵。他如今是兵部尚書、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朔方節度使,穿著明光鎧回來,腰間還是係著大羽箭,但眉眼堅毅,英姿勃發,早已不是當年青澀的少年,其實是一個勵誌的故事。可是,站在瑤池邊的小娘子,和當年並沒有什麼區別,還是身著男裝,背著手,藏了一臉機靈的樣子。

“裴羲嵐……”郭子儀大步走上前,扶住她的雙肩,原有擁抱她的衝動,但恐失禮,隻更加用力地抓緊她的肩,“你終於活過來了!”

羲嵐齜牙咧嘴地縮起了肩:“啊啊,好痛。”

“對不起。”他趕緊鬆了手。

羲嵐揉了揉肩,笑道:“一點沒變,還是野蠻得很。”

“我自小習武,做事魯莽,當然沒你這樣斯文。”郭子儀豁朗地笑了起來。八年閱曆與戰事真能磨礪一個人的脾性,他以前可是說不出這種話的。

羲嵐苦笑道:“如此說來,我還得跟你道歉。如果當時讓你殺了並波悉林,說不定高仙芝就不會死,高仙芝不死,潼關或許就不會失守。我自作聰明,現在悔得腸子都青了。”

郭子儀愣了一下,大笑出聲:“嵐兒在胡說八道些什麼,大唐之災,不在於敵,而在於己。即便留守潼關的人是高仙芝,隻要楊國忠那獠尚在,長安便注定會淪陷。你可千萬別再自責了。”

聽見那個“嵐兒”,羲嵐心中一凜,迅速在腦中過了一遍情景:她逃婚去找邢逸疏了,但郭子儀和家裏人不知道。她昏迷了八年,有了羲嵐所有記憶,郭子儀也不知情。她退了兩步,清了清喉嚨:“郭尚書高見甚遠。”

二人又聊了一陣子便各自分開,也沒人提婚事。晚上回到住處,羲嵐小聲對腰間變回掛墜的河泰道:“河泰,郭子儀現在應該對我沒那意思了吧?”

“不跟你說了麼,這八年他堅持不懈來看你,照料你的父母,跟女婿沒什麼區別。不然花子簫為何對他如此提防?我看啊,他是把你當成已過門未洞房的妻子了,不然為何不提婚事?”

“那我可千萬不能耽擱了他。”

“雖然我與太微仙尊是舊識,但老實講,我覺得你現在既然不是北落仙子,也別再糾結太微仙尊了。嫁給郭子儀挺好,有未來。”

“你怎麼說話跟逸疏一個德行?”

“物以類聚沒聽過麼,我倆都一樣,真愛一個女人,希望她幸福會多過想占有她。”

羲嵐想起曾與逸疏錯過的種種,隻覺得心中分外難過,卻又接不上話。河泰道:“為何不說話?在考慮打算跟了郭子儀麼?”

“我在想,還是子簫懂我。”

“……”

“知道我懂你,便趕緊去找逸疏。他此刻難過得很。”

這聲音把羲嵐和河泰都嚇了一跳。回頭一看,見遠處蒼山夾北鬥,皓月鋪陳台榭,落在院中紅衣鬼的身上。他的眼眸幽深,皮膚卻白無血色,還是這樣美得駭人。羲嵐拍了拍胸口,微笑道:“子簫,咱們下回,能不能換個不這般震撼的登場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