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6【悲鳴長戚】(2 / 2)

“若我未能完成,若命運的抗爭不能成效,我願意再試一次,在我倒下,就會有別的人頂替著我接著守土為國,一直延續到勝利。”這是二哥在奔赴去山海關戰爭之時,留下的生死信。也留給了我們這一家子滿心滿眼裏的血淚悲痛。

可更快的突然也應接而來,在我們一家沒有任何喜慶之色的新年過後,在我回到上海之初的那幾日裏,又一噩耗震驚了全上海,

三月4日大公報一早的頭版占了一個頁麵,滿眼都是熱河省主席湯玉麟率部不戰而逃,日軍以120餘騎兵前頭部隊,兵不血刃,進占承德。而由此帶來的是熱河的淪陷,更是中國老百姓無限的悲鳴!

無限感慨憤怒,無限的悲痛交雜著,帶來的是和以往不同的是一群又一群青年的遊行,來自各方的人們,願意組成一個整體,強烈譴責,也是一個又一個青年的誌願上戰場,無怨無悔.....

倩倩也帶著王敏芝,帶著許城霖,李莉鳳帶著更多的愛國同學會成員去日本大使館抗議。可眼下所有的形式都給了我們每一個中國人深深的恐懼感,因為日寇的攻陷速度,快的,連一場哭泣都沒有任何時間,如驟風瘋狂而來,4日來日軍繼續向長城各口大舉進攻,我軍則是奮起進行長城抗戰,前方不斷的消息急切傳來,6日我二十九軍與日寇在喜峰口血戰,9日日寇更是向長城各口進犯。我軍二十九軍三十七師,重兵在喜峰口抗戰,隨之前線更是傳來二十九軍的趙登禹旅長親自帶領大刀軍隊赴湯蹈火,奮勇殺敵,幾日後更傳來了自熱河淪陷後的第一個戰時好消息,我二十九軍長城古北口與日軍激戰,重創日寇。雖一時間死傷著我無數年輕的生命,血泣的後方百姓無不整日哀嚎,上海的陰霾天也隨之而來,就像印證了這場血肉的悲痛一樣,但同樣的,前線的誓死守衛,奮勇抗爭的每一個,都是後方百姓心裏的英雄。

我們不知道前線抗爭守土守國士兵的名字,不知故鄉何在,但我們都明白,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就是百姓的“英雄”,我二哥是山海關抗戰時百姓心裏的英雄,顧偉是上海抗戰中我們心裏的英雄,更多的士兵,更多犧牲為此的中國青年都是。即使英雄皆來自血肉之軀,即使山河在破碎風雨飄搖之中,即便日寇鐵蹄強大,但是我們深知,團結聚在一起對抗外敵,誓死報國的千萬力量。

我都明白,同倩倩他們一樣,全部比比在心銘記著,從來沒有忘記。而戰時的嚴峻下,悄然的我想過某一個,甚至托阿哥在南京打聽了一下那個人蹤跡,而結果倒是和我想的一樣,他一定會急赴於前線,不為別的,為軍人的首責,為後方人民的需要。

有很多時候倩倩不知我,而我也好像越來越不明白我真正的心境謂何了?所願一切皆為後話,眼下一切照舊,傷痛從未走遠。

有人曾說,戰爭時讓女人走開,但一旦真正深陷於此,受苦受累,苟活不如的就是女人了,新學的教育,人人來自於平等,甚至守土抗戰,人人有責,他不例外,我同更多後方百姓也一樣遵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