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 番外三·楊涵(1 / 2)

楊涵第一次參加公考,不出所料的失敗了。公考本就是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的事情,楊涵複習準備得晚,心思也飄忽不定,落榜並不奇怪。

但父母仍然對此長籲短歎了許久,仿佛楊涵這輩子就這麼完了。

奇怪得很,楊涵沒有考上大學的時候,父母對孩子讀不讀書這事好像並沒有什麼期待,他考上大學了,父母才突然明白過來,希望他成人成才,光宗耀祖。

再加上小地方還有個口口相傳為人稱頌的唐逸榮在前,這是他們能接觸到的最有出息的人,因此父母就總是拿唐逸榮給楊涵舉例。

比如唐逸榮發達了以後是如何資助兩個姐姐,是如何熱愛家鄉不忘本,是如何光耀門楣舉家麵上有光,這些話來來回回掛在父母嘴邊,落在楊涵耳中,都令楊涵感到一陣難言的氣惱與無奈。

他當然不能對父母直言自己對唐逸榮的偏見與嫌惡,甚至對他來說,跟傅黎光在一起的那漫長的兩年時間都好像一場夢,他無法宣之於口,隻能藏在心裏,久而久之,連自己也快要忘了。

楊涵的父母執意想讓他回到家鄉留在父母身邊,楊涵原本和傅黎光在一起時想要留在大城市打拚的勇氣和莽撞,在和傅黎光分開後已經所剩無幾,或者說是蕩然無存。

楊涵知道自己和傅黎光之間是天壤之別,門不當戶不對,做個不能見光的小情人都顯得不夠美貌精致,但他同樣不覺得唐逸榮就配得上傅黎光,即便唐逸榮現在財大氣粗,好像已經煉出一身高雅的外殼。

在楊涵心裏,他和唐逸榮是一類人,傅黎光是另一類人,傅黎光那種骨子裏的、他自己都無意識的克製與疏遠,其實就是他的清高。楊涵跟他在一起的兩年的時間裏,比任何一點都更能體會到的,就是傅黎光的這種秉性。

但楊涵是不會這樣的,唐逸榮也不會,傅黎光有底氣有資本去享有任何愛意而不感到難堪,可是對於楊涵來說,因為一直以來擁有的都太少太少,傅黎光稍稍贈予一點愛,他就緊攥不放,成為枯燥生活裏的全部希冀。

楊涵相信唐逸榮也是這樣的,否則依照傅黎光對待唐逸榮的冷心冷臉,唐逸榮是沒辦法堅持這麼久的,一定是傅黎光有什麼讓唐逸榮永遠難忘,所以才拚死追求。

楊涵覺得挺悲哀的,他和唐逸榮一樣,但在這場沒有硝煙甚至還沒有展開攻伐的戰役裏,自己落荒而逃,隻是因為唐逸榮比他早出生了那麼些年,因此手裏的資本也就比他多了些。

楊涵靜下心來自己也會想,如果當時他沒有主動放棄傅黎光,那之後會怎麼樣。想過之後他又無奈搖頭,想必一樣會輸給唐逸榮的,而且輸的姿態隻會更難看更醜陋。

如果說傅黎光的心是一座天平,在唐逸榮和他之間搖擺,那麼從一開始傅黎光的心就是偏的,隻是楊涵這個正牌男友的身份像一個無形的繩子將他勉強拴在中間的平衡點。可兩人持久拉鋸,傅黎光夾在中間,總有一天那根繩子會拉不住他,讓他頭也不回地滑向唐逸榮。楊涵親手斬斷這根繩子,至少還勉強為大家都保有體麵。

·

畢業前楊涵報名了大學生的支援計劃,索性這一次他順利通過,被分回到家鄉。像楊涵這樣的大學生,在家鄉還是很受歡迎的,有好些個單位願意接收他。

機關單位事情不多,楊涵經手的都是些瑣碎的雜事,但他辦事認真,人也聰明勤勉,因此領導同事都很喜歡他。

做了小半年以後,領導找楊涵談話,問他是不是願意在服務期結束後也留在這邊,如果他願意,往後的納編考試可以優先考慮他,晉升評優當然也不會落下他。楊涵回家跟父母商量過以後,決定就留在這裏。

小地方有小地方的好,像楊涵這樣的年輕人,是很容易冒頭拔尖的,他開始漸漸經手一些重要工作,上邊有領導來檢查工作了,楊涵的領導也總是會選他陪同。偶爾當地新聞裏會拍到他,大領導身後烏央烏央跟著一大群人,楊涵夾在其中,看起來溫潤而挺拔,惹眼得很。

楊涵的父母當然很高興,畢竟能在電視報紙上看到楊涵和領導的同框,讓父母們感到分外欣慰,是一件麵上極為有光的事情。連他媽媽病後一直不太好看的臉色也漸漸紅潤有光起來,人逢喜事精神爽,況且辛辛苦苦供養的大學生總算不曾辜負這些年的辛苦。

時間久了,也有辦公室裏熱情又好事的大媽們要給楊涵介紹女朋友。楊涵是單身,這事早在他剛剛進到辦公室的時候就被大媽們旁敲側擊地問清楚了,隻是後來宣揚得滿機關大院都知道,又是另一回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