葭萌關前,張魯麾下兵馬已經調度過來,麾下兩員將領,統三萬馬步已經抵達城關,葭萌關,實際上並不是單純的關卡,而是城關一樣的模樣,既是關,也是城,守關者乃是劉璋部將鄧賢。
張魯治下漢中,人口過十萬戶,且土地肥沃,四周都有險要地勢以供守禦,是天好的割據之地,而且以五鬥米教化世人,也就是說,張魯治下的百姓對張魯十分忠心,認為其實天師轉世,不稱張魯為主公,但教主又顯得有些土氣,是以便是稱其為‘師君’,張魯野心勃勃,一心想要吞並益州,以其弟張衛為大軍統帥,閻圃為謀主,楊鬆為臣,楊任楊昂兩員將領雖然在張魯勢力當中並不算頂尖,但領兵作戰屬於張衛的中堅力量。
由於張衛還要防備陽平關,便是這兩名心腹大將來了。
楊任和楊昂兩人說起來,倒是相輔相成的將領,兩人麾下兵馬都是差不多的數量,但是楊任領兵作戰速來老成,而楊昂則是奉行狹路相爭以勇者取勝,誰都知道楊昂麾下士卒或許不是最多,但楊昂軍中,血勇之氣最盛,楊昂的營中仍如以往一樣,井井有條的進行著自身的事情,軍中的中上級將官都已經被急急召喚到楊昂的大帳所在,等著楊昂布置要緊軍務。
由於楊任還在後路統籌糧草安置的事情,楊昂這邊就可以對軍中的事情一言而決,但是也隻是調動自己麾下的兵馬而已,軍中議事是有一個章程的,一般都是在填飽肚子以後,軍中再舉行議事,如今大清早的便是楊昂便是著急了軍中的將領至此,可見必有大事要發生。
畢竟誰都知道這一次討伐,必然是要出死力氣血戰的,不管要打的對象是誰,這個時候軍中中低層的將官幾乎都是隱隱有了自己的看法和猜測。
不過終究要等到楊昂頒布軍令才打算板上釘釘,不過總歸眾位將士也是心中惴惴不安,畢竟都要開兵見仗了,連對手都不知道是誰,確確實實於軍心有損。
是以今日楊昂也準備了直接對下屬開誠布公,要說軍中將領,都是對楊昂現目前的處境有所了解,畢竟在漢中士族上層沒有什麼說得上話的人物。
楊昂的起勢完完全全就是靠著張魯招撫而來,麾下兒郎也是爭氣,齊心協力才發展到了如今的規模,總算是能勉勉強強在這個亂世當中度日,但是這股力量已經不小,楊昂和楊任麾下兵馬已經是可以打苦戰硬戰了。
楊昂虎目掃視下首諸將,諸將自然收斂了心神,聽候楊昂示下方略。
軍中的條件不好,但怎麼也輪不到楊昂風餐露宿,不過畢竟自己的大軍怎麼動,遇到大事,要一一召見他們,那等動作實在太麻煩,所以楊昂直接宿在了軍中帳篷裏麵。
楊昂也是苦哈哈出身,吃得苦比一般的廝殺漢少不到哪裏去,更甚者,能夠坐到這個位置上麵,心誌自然是和常人無法比較……
營帳是臨時搭設而成,即便是所謂的中軍議事大帳,條件也簡陋到了極致,地上還隱隱約約可以看見沒有死透的雜草,楊昂咳了一聲,“現有師君方略示下,諸將聽令!”
楊昂這麼一說,一幹重將校自然是拱手聽令,忍不住就是熱血沸騰:“將軍隻管說吧,隻要師君一聲令下,不管是攻城拔寨還是曠野硬拚,不過就是一死,俺們拚了性命也扛下來。”
楊昂心中甚是欣慰,麾下兒郎臨陣用命卻是比哪個都瘋,忠誠是沒得說的。
楊昂笑罵道:“哪個要你們死了,某還在一天,怎麼容你這醃臢廝輕擲了大好性命,莫要在這等場合說些不適宜的話。”
楊昂道:“聽我說一句罷,斬將奪旗,這等功夫,不僅僅是你們會,我不比你們差……”
這句話說出來,眾人立刻肅立,楊昂的功夫,全軍上下就沒有不服的,隻聽見楊昂繼續說道:“可是做大事靠的不僅僅隻是勇猛,要從全盤考慮,漢中這一次的對手是劉璋的益州,取葭萌關隻是第一步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