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夜襲初戰(1 / 3)

崇禎元年正月二十六日夜晚,隆冬的嚴寒稍稍有所緩解。至少風不再像刀割一樣讓外出的人臉上生疼了。在經曆過一個多月的軟硬備戰之後,“大軍”在滿城縣抱陽山下“誓師出征”

連同張立新在內的一共三十五個人沒有統一的軍裝,仍舊好似一群遷徙的武裝難民一般。沒有多少時間花在隊列與紀律上,眾人集合起來的隊伍也是那樣鬆鬆垮垮。

除了包括張立新在內的四張弓箭還有八匹馬看起來還算像樣,其餘的人很多隻有竹槍木矛,又或者劣質農具簡單打造改來的斧頭。隻有張立新等四名“軍官”,還有其餘四名臨時任命的“隊正”擁有看起來勉強像樣的帶鐵刃的短矛和斧頭。因為除此之外一切資財和本錢,都投入到了那五部投石機及相關陶彈的製作上了。

不過張立新還覺得最低限度的“儀式感”是不能缺少的。一件藍色棉布門簾子,用墨黑描繪出了雖橫平豎直,但在這個年代的人們看來筆跡非常幼稚如同初學者一般的三個大字:“新生營”並作為旗幟。

“現在!新生營正式成立。顧名思義:我們就是要讓整個天下重獲新生!如果真的不讚同我所講述的觀點還有目標。覺得自身的性命,又或者私家血脈更重要的,現在可以退出。正所謂:革新必須自願。如果是單純為了混口飯吃,又或者以後封侯拜相封妻蔭子,我勸大家:盡量不要跟著我們這支很可能注定九死一生的隊伍,目標和道理,早在之前應該就像諸位詳細講明了。。。”

雖然僅僅一個月的時間不可能真正改造一些人三觀,還是有不少人感覺到了臨戰的恐懼乃至前途的渺茫。但或許是擔心成了出頭鳥,倒沒有多少人在這個時候站出來。

張立新也開始明白:真正的大浪淘沙,是在實實在在血與火的考驗之中才有可能完成的

因為之前做足了功課,沒有太多的說教。為了克服恐懼,隊伍臨行前還是以尋常的聲音高唱那首臨時做為軍歌的《英雄故事》:“痛別我好知己,滿熱血孤身上路;仇恨情愁在肚,敢擋千百刀;痛恨豺狼當道,我定要斬妖除暴;再在這黃土地尋我樂土。。。”

早春的寒風依舊在山間呼嘯,送著那立誌除暴安良的歌聲飄蕩四方。這一個多月來整個隊伍的戰備活動並非完全沒有引起周圍一些村寨又或者散匪的注意。隻不過因為人們知道這夥人很少白天出來擋別人的財路,因此也沒有怎樣在意。

隻是偶爾在李家寨當差的一名受雇於朝廷的鄉勇聽到這風聲中隱隱傳來的歌聲多少還是覺得有些不安,白天臨近一些村寨和大戶開始四下裏警戒的時候,整個隊伍已經趁夜啟程,行進七八十裏路,在安肅一帶的鄉野之中潛伏露宿了。

經過不到三天的隱蔽行軍,在正月二十九月末的夜晚,整個隊伍終於悄然間抵達了河間中屯衛一處千戶所附近的楊官營村附近。

臨近初戰的恐慌,甚至讓一些並沒有多少覺悟的新生營戰士開始思考要不要在麵臨危險的攻城任務或者戰事緊張時趁夜逃跑,畢竟自己終究覺得還是活著討口飯更重要。。。

從距離營城城頭大概五裏左右,不容易遵守紀律的馬匹被集中起來拴好,留兩人負責看守。整個隊伍正常行軍前進到預定地點兩裏左右距離的時候開始靜悄悄的向目標,大概花了半個時辰左右的時間,趁著夜幕把塗成漆黑顏色的投石機和陶彈部署到了一塊看起來沒有被動過的獨特形狀的石頭附近。那是上一天淩晨的時候張立新騎馬逼近到距離城頭不遠的地方親自進行測距之後留下來的。

由於有了之前超過二十次的夜間行軍與演練訓練,無數操作訓練。整個隊伍終究還是能夠做到在臨戰的狀態下還算安安靜靜的把五部投石機布置在營城東南角方向上的兩條城牆的T字頭沿線上,形成能夠沿著城頭展開打擊的能力。

此時河間中屯衛千戶所營城的城頭上安靜的出奇,好似一個在夜裏值守的士兵都沒有似的。給張立新的第一感覺:這次行動是不是因為有人告密而被提前發現了?當然不僅僅是張立新,包括李義在內的不少人都感覺到了有些不妙。

“氣氛不對啊?會不會伏兵早就在等著我們了?”王巍也有些不安的說道。

把杆子立起來,你們隨我一起查探一下!就這樣,在布置好了防止摔傷的鬆軟土塊之後,張立新和程海等四人沿著投石機的杆子攀登到了大概五六米高,同營城的城頭差不多或略高的位置上仔細觀察,才發現在距離東南角不遠的城頭方向上,微弱的城門前光芒之下僅僅隻有兩名正在打牌的值守者。

“哈哈!你又輸了!”一名四旬上下的楊家親信在營城城頭城門附近的城垛後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