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3 / 3)

王父說,應該還待字閨中,天天忙著放羊,沒有看見人來相親過。

王父先在家裏接待了三人,然後分了一些手禮用袋子裝上提著去了楊家,楊父楊母和楊玉蘭也在,放羊回來了。

王海棠說明了來意,楊父斜撇了二狗,三條一眼然後問是哪一個要來相親,二狗自告奮勇說,咱要來相親。

楊父說,娃兒長得結實,力氣不小吧,在家裏幹的是重活兒還是輕活兒。

二狗說,咱啥活兒都幹過,從來沒有怕使氣力。

楊父說,你家有三弟兄對嗎,就沒有姐姐妹妹嗎。

二狗說,沒有,媽倒是有一個,父已經早死掉啦。

楊父說,石溪鎮上來了這麼多歌姬,你家三弟兄就沒有去拈花惹草。

二狗說,沒有,咱是地道的人家,怎麼會去拈花惹草呢,你開玩笑吧。

楊父說,三弟兄在一塊兒會經常抓鬮,亂整亂玩嗎,咱要看你的頂頂是否完整了才敢答應。

二狗羞怯的說,現在就看嗎。當人大麵的咱不好意思呢。

楊父說,不要不好意思,咱是為了姑娘的出路著想,就怕嫁了個不正經的人家,耽誤了人生,誤了婚姻。

王海棠說,楊叔叔要看你就給他看,不要怕羞。

二狗想了想,脫了褲子,一枚小頂頂露在外麵,他家裏弟兄多,頂頂一直沒有多大的發展,還是兒童時代的樣子。

王海棠看了,擔心辦不成事情,這樣小的頂頂哪裏配娶媳婦。

楊父說,既然你還是地地道道的娃兒本事,咱家玉蘭跟了你也不會錯,咱這一關算是過了。

三條插話說,你這一關過了,那咱們談一下什麼時候來接人回去可以嗎。大嫂去的時候是姨帶去的。這回還是讓姨帶去吧。

王海棠說,要多少彩禮錢,嫁姑娘要收錢呢。咱是啥錢也沒有收就去了,想一想還是不符合規定,不過當今時代,規定不規定就不說啦,不如圖一個吉利二字,也和咱一個樣可以嗎。

楊父想了想,既然你家王家都悄無聲息就把姑娘嫁了,咱也不興師動眾了,對王海棠說,現在帶走都可以,如果出了意外咱照你算賬。

王海棠說,楊叔叔你放心,有咱在,不會餓著玉蘭,凍著玉蘭。

事情最終還是決定讓二狗的母親下個月來領兒媳婦……。

一個月後,二狗的媳婦娶到了。分了家,各自為家……。隻有三狗還是光棍一個。

從那以後,王海棠三年五載沒有去過一次冒槽灣。

老大老二嫌棄老母住在一塊兒厭煩,分了家幾乎很少有時間見麵。

分家前大家有幾畝好地維持生計,分家後,地少了,營盤腳另挖了幾畝壩子地,野地多,不愁沒有地挖。

兩個兒子分了家,各自維持生計去了。三條整天忙碌於地裏,晚上睡在山裏,很少回家來一趟。

大哥,二哥偶爾抽點空兒來幫忙,也是大吃大喝了才會離開,很是讓人惱火。

年成不比往年,關家營盤,荒蕪得不成樣子。

從營盤頂到營盤腳,隻有一條蜿蜒的小路往來,叫做後山路,後山路處在荒無人煙的山梁,雖然偏僻卻很幹淨,樹木叢生。

不打獵,人們不來這裏,來這裏必有所獲。

山中間的石雕裏是萬萬不能去,相當於墳,古代打仗的時候,軍隊會來到下麵祭拜。關母囑咐家裏人不要去石雕周圍,怕鬼神怪罪,把他們從這裏攆走,沒有居住的地方。

山高長不出好糧食,上遊有個營盤人煙荒蕪,長滿了密密層層的鬆樹,江子樹,野核桃,白天黑森森的,不呼朋引伴,不敢去裏麵玩。裏麵還有迷霧,人被迷了,就會走丟了找不著路。

裏麵的兔子,野雞,狼,蘑菇,野果可以充饑。

三條在山裏靠著這些獵物,食物解決了一時的困難。

石溪河兩岸,是平坦的壩子,大片的壩子沒有人開墾,荒蕪,變成了沼澤,爛泥灘,關母身先士卒,有敢於吃螃蟹的精神,帶領家人在營盤周圍開荒種地。

三條在地邊搭個小帳篷,十天半個月的不回一次家。

有時候想家,也沒有回去。

等到收成事宜將近結束,洗幹淨了鋤頭,拉著馬馱上糧食回家去了。馬是拉出來放牧的,關在家裏沒有草給它吃。

三條還撿了幾捆柴捆在馬背上馱回去。

人馬走了幾裏路,終於到家了。對家裏喊道,沒見到你了,老姨,咱回來了。關母聽了高興地出來看,對三條說,來了好呀,多日不見,老三長瘦了,壩子邊濕氣重嗎,要注意身體。

三條說,咱知道了。大哥二哥最近來過沒有,分了家,不會再來吃咱們的糧食了吧。關母說,人家哪裏來過,忙自家的事情都忙不過來。

三條牽了馬去馬棚中吃草,他問關母,給馬吃點水和鹽吧,壩子放牧了這麼長時間,回來不拿點鹽給它吃,馬會生病呢。

三條端來鹽水。

拴了馬,喂了鹽。走進大門去,穿越過道,過道是用來堆勞動用的家什,收獲的糧食之類,逢年過節還要用來祭奠神靈。進了左邊的一間房,母子倆人居住的是一室三廳的木板房,這裏的木材多,建木板房方便,加上幾弟兄都是一等一的手藝人,房子特別漂亮。

左房間是廚房加客廳,關母從碗櫃裏端了一鍋飯來放在爐子上,飯都做好了,老三肚子餓就吃點。

三條說還不餓,等晚上逮隻兔子來再吃。

三條要走,關母不讓走。告訴三條,你大嫂有事來找你,不見到真人,不說為了什麼事情。

門外傳來了大嫂的笑聲,人未到,她的聲音先就到了。說道,老三,你回來了,我給你做了一雙新布鞋,大是大了點,穿上試試看合腳嗎。

三條正好沒有鞋穿,平時種地要麼穿草鞋,要麼光著腳丫。

三條穿上新鞋,正好合腳,開心笑道,大嫂做的鞋,還能有錯,沒有分家的時候,三弟兄一堆兒,沒有針線,一年能穿上兩雙鞋已經不錯了,兩個哥哥力氣大,爭不過來,常常是咱打光腳板的時候多。

關母聽了歎了口氣,讚賞的評論道,還是大傻最疼老三。

三條說,還是大傻最疼咱,不過大傻是咱撮合來的,關係好得就差洞房花燭啦。

順子起義的時候,三條家已經開始過上小富裕的生活了,一間三室一廳的板壁房,此外,還蓋了一間堆草料的草房,一間牲口房。

三條在田野裏種了一地的秋小麥,過了年,夏天的樣子,秋小麥成熟了,幾坡糧食被順子的起義軍割光了。三條家三弟兄在農民起義的時候沒有參加,後來奉獻了麥子參加了。

農民軍兼並了三條家的土地,又在壩子開墾了不少的土地,糧草的問題才得以解決。不幾年的時間,營盤腳生機盎然起來。

一條條溪流邊緩緩流去,寨子平地起,一片片壩子裏,良田橫空出。農民軍先是在壩子裏開墾,後來勢態蔓延到了山上。山上的樹木被砍光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塊塊梯田。誰也沒有辜負春天的恩澤。

為了複仇,三條去把大哥二哥請來了。

三條說,哥,咱的那幾坡糧食怎麼辦,難道白拉拉送給老鴉山的山賊了嗎。

二狗說,你怎麼沒有到衙門告狀,現在才來,糧食被人家吃完了怎麼辦。

三條說,按你所說,難道咱白啦啦送山賊糧食吃啦。

潑皮插嘴說,咱三弟兄這就去看看官家怎麼管這個事情。

二狗說,衙門的學令大人早已經跑啦,現在就順子一個人把守,你去什麼地方告狀,還是等著吧。

潑皮說,那就去衙門,看順子這個芝麻官怎麼管山賊的事情。

三人吩咐家裏人看著家裏,一人背上一把鐮刀就去石溪鎮衙門去了。

石溪衙門是一座孤獨的古城樓,占地麵積不大,和一般大一點的四合院沒有什麼區別。但是雕梁畫棟,廊簷勾連,順子就是屋子裏唯一的主人。

學令大人被打敗了,順子接手了石溪鎮衙門,雖然是看家的其實是主人。

城牆上站著一排農民軍,手裏都握著長纓槍,城門沒有開。趕集的人賣糧食,買菜,打醬油就在城樓的東南邊交易。如果不發生流血事件,城裏的官一般不出來辦案。

三人站在樓下喊,當官的大哥,你們開一下門,我們仨家的糧食被山賊搶劫啦。

守兵聽了,問是哪裏的人家。

關潑皮說,營盤關家人。

守兵說,關家營盤嗎,你們等著,派人下來開門。

城門開了,三人來到大堂。

管理石溪的順子坐在堂上,身著官服,問發生了什麼事,三人跪了下來,如實稟報給順子。

關潑皮說老三家去年種了一坡糧食,能夠收獲幾大車,被山賊割去了,過年時沒有糧食過年,看看春耕在即,希望你幫忙要回丟掉的糧食。

順子說,索要回你們的糧食,還得你們自己出力。

三條問,要出什麼力。

順子說,過幾天隊伍要去剿滅山賊,準許民兵參戰,你們隨軍作戰,看能不能搶回來。

三人二話沒說就答應了。

三弟兄回來準備了幾天,農民去追剿山賊那天換上製服同去了。

順子派人摸透了老鴉山的底細後,拖著打雷雨用的大炮,加上清廷留下的兩門大炮,一共三門炮,撥了幾千個民兵去攻打老鴉山,給山賊點教訓。

剿滅山賊那天,衙門大門口集合,幾千人軍威浩蕩,熱鬧非凡,衙門那塊場壩全擠滿了參戰人員,除了自備隊嚴肅地捏著大刀例行隊列外,民兵拿著鐵棍緊跟其後。少部份來參戰的民兵還帶了鋤頭,大錘,門栓,棒棒。

順子吩咐農民軍,拖炮帶刀,拿緊武器,五千人馬聲勢浩蕩拔營往老鴉山進發。

走了幾小時路,老鴉山漸漸近了。

離寨子數箭之遙,傳令幾千個個民兵列隊集合。起炮三聲,炮聲轟隆隆,早已驚動了山賊。守寨的見寨門被轟開了一個缺口,慌忙進去飛報匪首,說大人,順子兵已至寨下,紮營在那裏,開始向我們開炮了。

匪首姓楊,叫做楊監辦,清廷的老學令,聽見攻打他,氣得從椅子上摔了下來,氣憤的說,媽的該來的不來,不該來的倒是來了,這個名不正言不順,偷雞扒狗的渾蛋,亂上任也就罷了,居然趕來打咱,吩咐屬下備馬。屬下應聲答應,帶過馬來,楊監辦跨上雕鞍,手提一把長刀,往陣前奔來探究竟。

怒吼到,媽的,太欺人了,幾千人來圍攻老子,讓你們償命。

寨門大開,吊橋放下,山賊隊伍往陣前衝來。山賊看見順子帶來的人多勢眾,決定先給順子下馬威,連忙扣弓搭箭,甩石頭的甩石頭,扔木塊的扔木塊,混戰起來。

兩方隊伍上萬人瘀在一個小營盤上交戰。山賊後方隊伍還未完全出寨門,前方先打起來了。難分勝負,楊監辦把馬扣定,退回大門內,與順子軍對峙。

順子說向寨裏開炮,打他個人仰馬翻。

三門大炮,接二連三轟炸了幾十分鍾。寨裏房舍倒塌,狼煙四起,火花飛濺。

炮停後,楊監辦帶著隊伍衝到了陣前,氣憤的說,媽的巴子,來擒人也不說一聲,把老子的房子都炸爛了,要你們拿命來賠。

順子望楊監辦頭上射了一箭過來,隻聽劈啪一聲響,擊在頭上,豁掉一大塊肉。楊監辦回馬一望,氣憤的說,媽的好強的力量,不覺眼花繚亂,搖晃起來,想勒馬回去,卻倒下馬來了。

順子看見楊監辦勒馬逃回去,嘲笑楊監辦敗了,喊話說楊監辦敗了,還不下馬投降。

楊監辦坐不穩雕鞍了,早已經從馬上摔了下來。像一隻鳥兒被射中了。

順子趁勝追擊,大破山賊營寨。

順子帶隊殺進寨來,炮在後麵響,正是軍民齊心,不怕賊兵不退。

山賊怕了,不敢再進攻,紛紛投降。

寨上插著順子帶來的關字大旗,大家才定了一口氣。

順子登上營盤,點燃火炬,燃起烽煙,準備收兵。駐足烽火亭上,回望交戰過的營盤,村落,一片廢墟讓人感慨萬千。

順子說,自古征戰就是這麼無情,地方小打小鬧還好,接二連三兼並人怎麼行啊。

順子喊話,民兵壯士,戰鬥勝利了。

大家把楊監辦捆起來,押解去大牢,山賊紛紛投降。

大破賊宅後,三條家幾倉糧食運回來了,楊監辦的地窖裏,倉庫裏,金銀財寶多得不計其數,糧食就更不用說了。其它被搶的人家也拿回了自己家的東西。

第二天開慶功會,順子在會上表揚了三條敢於鬥爭的精神。會後三人回到了關家營盤來務農。

三條借機向順子請纓,要在關家營盤發展一批民兵參加農民軍,於是當了關家營盤的農民軍的後備軍統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