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3 / 3)

有丁壯來報,涼州府和官州府兩地的邊界線上跑來了一個叫做李大人的學令,不但在當地建起來了學令府還帶著他的屬下石萬旦的主簿,公開征收糧食稅,還大肆祭拜清廷的皇帝,演說清廷招安的事情。

事情傳到了齊王那裏,齊王氣憤的說,誰人這麼大的膽子,居然辦政府也辦到咱的地盤來了,誰為先鋒,帶人去把衙門砸了。

軍師說,咱之愚見,讓左王去他對此般事情一定很熱心,有自己家的套路,再說來了,就得獻言獻策呀,出力辦事呀。

齊王說,可以嗎,咱擔心他人生地不熟,辦不了事情呀。

吳先生說,咱調查過了,你就等著看好戲吧。

齊王說,讓探子把左大王喊來交代事情給他辦。

吳先生對著門外的侍衛長喊道,侍衛長你去把負責傳話的探子喊來,咱和大王有要事交待他去辦。

侍衛長說,是,遵命。

侍衛長快步走到探班大隊,隻聽見裏麵一片喧嘩,像是在賭錢,喊大喊小的聲音震天動地。侍衛長站在大門口高聲喊道,探子,不要賭錢啦,快去齊王大營,有要事交待爾等辦。

探子隊第一帶頭人對其餘人等說道,諸位等著,咱去去馬上就回來啦。

探子和侍衛長來到齊王大營,侍衛長又去守衛去了,探子行禮完畢問道,頭兒,你叫咱來有什麼事情。

齊王說,讓軍師給你說吧要辦什麼事情。

吳先生說,你去傳話給左大王,讓他來大營議事。

探子領命去了,沒有過多長時間。左王來了,笑嗬嗬的問,齊王喊咱來到底有什麼事情。

吳先生說,齊王要看你的夷倒記,希望你能夠配合演完這一場戲。

孔說,一場什麼戲呢。

吳先生說,齊王想不動幹戈地把涼州和官州邊界線上亂建衙門的那個李學令攆出去邊界地盤,你的夷倒記使得好,演一出給大家看。

孔說,咱哪裏會夷倒記,你是在罵咱亂汙蔑別人嗎,最近沒有這個事情發生過呀,咱一直大門不出二門不邁。你再說,咱可要生氣了。

吳先生說,真的發生事情了。涼州河官州邊線上出現了一個李學令,是清廷派來的奸細,齊王想在不出兵得罪滿清王朝的前途下智取這一場亂擴展地盤的鬥爭……。

孔說,夷倒記真的行得通嗎。

吳先生說,肯定行得通……。

孔說,咱試試,一定演好這一場戲。

第二天,孔部就開始挑選人馬,投入到邊界線上去參加鬥爭去了。孔部挑選去的人全部是和李學令長得一模一樣的人,有的扮演瘋子,有的扮演神經病,有的扮演小偷,有的扮演乞丐,有的扮演江湖浪子,總之沒有一樣是美化的全部是醜化李學令的包裝。

相關人員去了,並不直接參加打仗,而是適時地在一些場合出現,讓外人認為是李學令出門來了。短短幾十天,李學令就被老百姓誤認為是神經病,瘋子,小偷,乞丐,浪蕩子弟,胡子不長毛不能辦事情的壞蛋了,新建的衙門沒有了信用度,收不上稅目來,隻能關門大吉了……。

李學令的衙門冷淡了之後,李學令並沒有放棄開衙門的打算,而是去請了一個陰陽先生來問計,陰陽先生掐指一算,針對李學令說的事情出了一計冒家計給李學令用,李學令把可能成為他對手名單以全部備案成為了自己人的名單,每天在戶外直呼其名,有人前來冒認就將之打一頓,連問三遍,還敢不聽大人話嗎。被打的人知道是某某大人打的人,往往會說,不敢了。過了一個月,李大人又來衙門了,主要事情還是收稅,李大人想知道當地的老百姓是否真的聽話了,是否敢抗稅,效果還是很差沒有幾個人願意交稅……。李大人隻能關了衙門到另外的地方去當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