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6章 尚方寶劍(1 / 1)

朱由檢針鋒相對道:“但是先生也別忘了,遼東必不可缺,難道要攘外必先安內乎?本王相信,隻要用幾年時間,把遼東收回,把後金壓製在關外,讓它不能再發展,那麼內部問題就好解決了。再說,內部是否會有大問題還不一定的,即便真的有問題,也是朝廷完全可以控製得了的。”

朱由檢說的太有道理了,老田認為,就把滿洲後金給它趕回去,讓它在那荒涼之地,老子看你再怎麼發展壯大,老田心中惡狠狠地壞笑道。

抬手打斷還要開口說話的章澤龍,老田說道:“鼎天不必多言,朕認為小檢這話說地很有道理,先打退外敵,再來慢慢收拾中原大地,起碼我華夏同胞,不會受外族欺侮。”

現在的情況,讓老田聯想到了國共聯合抗日,不論抗日戰爭中,國共誰的得失更大,但是都是中國人卻是不假的,先聯合起來把侵略者趕跑咯,這無疑是最正確的。(在當時的國人眼中,滿族就是外族,漢人明文之邦,不欺負別人,但是被人欺負之時,大多卻也是熱血的好男兒的,這裏請別再專字眼,說我把滿族同日本等同了哦)

對於今年四月份授命的兵部尚書袁崇煥,老田可說是如雷貫耳了,不說這袁崇煥憑借自己的本事一步步爬起來,就前世的國人,誰人不知,誰人不聞?老田認為,隻要是真的給他信任,這個進士出身的人肯定會有一番作為的。

章澤龍無賴地歎了口氣,知道這兄弟兩人決心已定,勸也勸不了了,也就不再多說。

7月,老田在朱由檢等人的建議下,親自在平台召見明末著名的以文入武的遼東將領袁崇煥。當著文武百官的麵啟用袁崇煥為兵部尚書,欽賜尚方寶劍,托付他收複全遼的重任。

袁崇煥乃是萬裏四十七年(1619年)的同進士出身,授福建邵武知縣,為人好談兵,後來得人賞識舉薦,同年單騎入遼東,為人英明果斷,是明朝末年難得的一員儒將。

閹黨得勢,為了免於迫害,袁崇煥也曾經為魏忠賢立過生祠,加以討好魏忠賢,因此閹黨也沒迫害於他。但是袁崇煥也與之牽連不深,加上又是很有才幹的人才,因此朱由檢在鏟除閹黨的時候才沒有追究這事兒,不過大家也是心知肚明的了。

這袁崇煥生長七尺,麵如冠玉,儒雅大度,風度翩翩,很有讀書人的氣質。一襲戰袍披在身上,站在那裏,平添一絲殺氣。兩種截然不同的氣質加在他的身上,卻是完美無缺,好一員儒雅大將!

聽到任命,袁崇煥激動地單膝跪下,雙手舉過頭頂,鄭重接過老田賜予的尚方寶劍,慷慨激昂道:“多謝陛下厚愛,臣袁元素必定不會辜負吾皇的信任,微臣在此立下軍令狀。五年時間,最多五年時間,微臣必能收複全遼,保我大明東北安定!”

老田與朱由檢聽袁崇煥這麼有信心地立下五年平遼的軍令,心中很是歡喜,兩人搖搖對望一眼,暗道果然托對了人啊。隻是特意請求今天站在老田身後的章澤龍,看到信心滿滿,意氣風發的袁崇煥,卻是暗中搖了搖頭,心中自問道:五年平遼?真的那麼容易嗎?

閑話休提,袁崇煥領了寶劍印璽而去,安排布置他的“五年平遼東”的計劃去了。

事已至此,章澤龍沒有任何辦法,再好的謀士,也不能代表主上;而一個好的主上,也不能全都聽取下屬的意見,而沒有自己的主張。章澤龍對袁崇煥的五年平遼策略,絲毫不看好。這次,就當作是三師弟和信王的磨礪吧,章澤龍心道。

老田與朱由檢授權袁崇煥負責遼東,薊州,登萊,天津軍務。對袁崇煥既非常信任,又全力支持。不過兩人畢竟年輕,隻得依賴大臣,對袁崇煥授予權力之大,支持之積極對於一個年輕的皇帝而言相當不容易。可惜的是,袁崇煥作為一個守城將領還算過得去,在戰略上卻是毫無眼光。督師之責任對袁崇煥實在是太重了,他承受不了卻又欣然領命,這是造成他個人和明朝悲劇的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