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7章 陝川總督(1 / 1)

八月,老田在朱由檢等人的建議下,定製於每日在文華殿與輔臣共同處理朝政。

這裏不得不提一下老田的大師兄章澤龍,章澤龍在看到老田由原來的玩世不恭到後來的認真辦事,心裏固然很是欣慰。但是對於袁崇煥一事,章澤龍心中還是不能釋懷。老田本來是準備讓章澤龍去作袁崇煥的軍師協助收複全遼的,但是章澤龍執意不許,老田也沒有辦法。

正式拉開了明末農民戰爭序幕的是在天啟七年所爆發的陝西澄城縣農民起義。

澄城在當時是一個十分貧窮的縣份,境內大部分是山穀。史籍記載,這裏“土瘠賦重”,本地農民由於負擔不了政府的沉重賦稅,逃亡的很多,丟下大片土地沒有人耕種。隆慶、萬曆年間,還有來自朝邑、郃陽、蒲阪等鄰近縣份的農民開荒佃種。天啟以後,由於政府的壓榨越來越重,又加上天災,戶口凋敝更甚。“四遠之民,望澄以為苦海。”

盡管生產的破壞、人民的災難已經到了極其嚴重的程度,明政府不但不設法救濟,反而一味追逼錢糧。髓幹血盡的農民被逼得走投無路,感到與其束手斃命於杖下,不如揭竿而求生。天啟七年(一六二七年)二月十五日黃昏時,知縣張鬥耀正坐堂比糧,怒火填膺的農民們各持利器,從西門擁進公堂。張鬥耀見勢頭不好,嚇得躲進私宅,被鄭彥夫等人追上亂刀砍死。澄城農民抗糧殺官的消息迅速傳布開來,各地的農民、饑軍紛紛響應,一場轟轟烈烈席卷全國的燎原大火就這樣點燃了。

澄城農民起義爆發之後,陝西許多地方的饑民和饑軍也聞風而動。

府穀縣有王嘉胤率領“楊六、不沾泥等群掠富家粟。有司捕之急,聚為盜。”白水縣王二等人起義後,攻破宜君縣城,放出獄囚,隨即北上同王嘉胤會合,人數達到五六千名,聚集在延安、慶陽的黃龍山。不久,被明陝西督糧道洪承疇擊敗,轉入山穀。安塞人高迎祥在崇禎元年率眾起義,帶領一支隊伍同王嘉胤會合。

清澗縣人王左掛(原名王子順)也招集“騎賊萬人反於宜川之龍耳咀。”他的部下頭目有苗美、飛山虎、大紅狼等人。

漢南人王大梁起義後,有部眾四百人,自稱大梁王。

點燈子,名趙勝。又名趙四兒,原是清澗縣書生,借住在本縣石油寺裏日夜攻書。有人訛傳他夜間點燈於孤寺,是象平話中描繪的黃巢那樣造兵書謀反,又喧傳官府將要逮捕他。趙勝無以自明,耽心被誣陷入獄,終於逼上了梁山,在解家溝花牙寺聚眾起義。

皆源於這些情況,章澤龍正式向請求老田恩準,帶著二師弟司徒晨榮去治理鞏固四川,保住這曆來的兵家必爭之地,素有天府之國之稱的巴蜀。

老田皺眉道:“鼎天,你和平天是朕最倚重的助力,你們若是離開了,如若有事,朕當向何人討教呢?”想到這些事情就讓老田頭疼,雖然去年二月爆發農民起義之時,他還沒到明朝來,但是農民戰爭總算是爆發了。又加上這兩人請求離開,相處了這麼久了,早已經習慣了章澤龍這個智囊和那個永遠也長不大的如孩子一般的二師兄司徒晨榮,一時之間聽他們請走,還真的很有點不舍。

章澤龍正色道:“陛下,四川天府之國,這巴蜀之地,曆來最是重要。如漢高祖劉邦,不正是如此乎?隻要澤龍與二師弟為陛下守住了四川,那麼就永遠沒有末路!”

這話或許與別人說,還會被認為這是章澤龍在危言聳聽,但是明朝確實是被滿洲後金和農民義軍給推翻了,這個老田卻是知道了的。但是這兩個師兄真的要走了,老田不得不有自己的考量,所以章澤龍言罷,老田也不急於出聲。

他可以思考沉默,章澤龍可以等,但是旁邊一直沒有說話的司徒晨榮卻耐不住性子,等了片刻,見老田還沒有回答,司徒晨榮急了,無所謂地道:“陛下難道信不過大師兄與我否?這小小一四川,彈丸之地,我們兩人去與陛下看守,難道陛下還不放心嗎?”

“二師弟!”章澤龍橫了他一眼,怪他不應該這麼沒大沒小的貿然開口。

既然司徒晨榮都這麼說了,看來他們是下定決心要去了,若果自己不同意,沒搞好舍不得他們是表現寵愛,但是卻會被他們理解成為自己的不信任了。沒辦法,兩位師兄去也是好的,一文一武,能給自己把這傳說中的寶地給抱住咯,終究也是不差的。

加之對於沒采納章澤龍的建議“從長計議”地考慮遼東問題,老田也有些尷尬,因此便準了章澤龍的請求。又想到陝西也不簡單,索性把兩省一起交給二人,封他為陝川總督兼管兩省所有軍政事務,封司徒晨榮為正三品副留守都指揮使,授昭勇將軍,協助章澤龍總理軍務。

兩人領命,拿了老田聖旨,拜別而去。

素不知老田這一因覺得章澤龍是因為“尷尬”而去的管理陝川,日後居然成了明朝存亡的關鍵之一棋。這時候的老田自然是不知道的,司徒晨榮隻是出於能夠帶兵打仗,為心目中可愛的小師弟掃除煩惱的心思,至於章澤龍是怎麼想的,卻是沒有任何人知道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