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3 章(1 / 2)

柳氏見這邊都各自好了,說了幾句,忙的張羅讓人備了酒飯,柳氏請各位入座,笑道:“都是至親,旁的話也就不多說了,隻是當家住事,和睦為上,大家都清飲了這杯酒,前塵往事,一筆勾銷。”張大姐見柳氏處分妥當,心裏也暗自佩服,席上眾人說說笑笑,王舅母的麵皮不由也放鬆一鬆,做出個笑模樣來,張大姐見狀,端了杯酒,走到王舅母跟前,雙膝跪下,把酒舉過頭頂道:“親家奶奶,妹妹幼年失母,我和父親,對她難免嬌寵了些,還望親家奶奶瞧在她幼年失母麵上,對她多擔待些,這杯酒就權當賠罪。”

張大姐方跪下時,眾人都急忙站起身來,要拉她起來,等到她說出這番話來,王氏心裏本對她的三分不滿,也化了去,王舅母聽見張大姐這話,想起張二姐平時雖性子嬌縱了些,卻也有幾分好處,自己雖急著為兒子納妾,卻也不該不知會了她,再則說,這婆婆給兒子納妾,說出去,也會給人笑話,說婆婆為老不尊,管起兒子的放中事來,忙站起身接了酒,把張大姐攙起來:“沒娘之兒,我做婆婆的,定會當女兒一般看待。”

王氏她們見這樣,都在旁邊說些話湊趣,喝了酒,王舅母也吩咐王二郎去接張二姐回來,王氏見事情已經完了,攜了女兒,就告辭回家。

回去路上,王氏歎氣:“你那二弟媳,要有她姐姐的一半懂理,也不會如此,現時是厲害處沒學到,反學到那身脾氣了,不過她姐姐。”玉蓮搖一搖母親的手:“娘,那些事情,說了也無趣,我看二表弟這個樣子,日後有的饑荒打的。”

王氏歎氣,隻是拍了拍玉蓮的身子,玉蓮抬頭看時,見母親眼邊,皺紋是遮不住了,心裏不由軟了,趴在母親的膝蓋上,撒嬌的說:“娘,舅舅家的事,當管則管,操心太過,反讓自家不痛快。”王氏輕拍了下女兒的身子,笑笑也不說話。

玉蓮以為娘不說話了,誰知半天才聽見王氏歎道:“玉蓮,難道你日後進了陸家,芹哥出了事,你也不管?”玉蓮有些急了,直起身子道:“娘,月英是個好的,想來除非是芹哥糊塗,哪能出什麼事?”

王氏淺淺一笑:“你外婆,是沒有福氣,有月英這樣好的媳婦,難免我這個小姑越俎代庖了,說出去,還不是難免要給人笑話。”

玉蓮聽見娘這樣說,不由摟緊她一些,王氏拍著她的手背,笑著說:“再過兩年,你也出門子了,到那時,你就知道了。”玉蓮沒說話,隻是更摟緊些,王氏也沒多說。

王家納妾的風波,也就平息了,張大姐上門之時,卻天色剛發白,柳氏又交代下人不許說出去,自然也沒人議論,等過了年,張二姐傳出有了身孕的消息,大家都歡喜,納妾的事情,自然也被丟到一邊。

月英孕也滿足,四月時,生下個女兒來,王氏喜歡孫女,才過的三朝,就把孫女抱過來自己帶著,月英做月子,玉蓮也就一個人料理些家務。

再加上此時是春耕時節,全家上下,忙的更是連坐下來歇歇的功夫都沒有。這日,玉蓮偷了個空,在後院坐著歇息下,見桃花都要開落,枝頭發起新葉,隱約還能見到有綠色的小桃子,玉蓮輕輕一笑,時光似水,還記得這桃樹剛栽下時,自己方二八年華,爹爹和劉家剛說了親事,現時,自己年紀已然老大,而和自己有婚約的,已成了陸家,想起去年在路上見到的陳千金,又想起那種種傳聞。玉蓮不由輕歎,當日被劉家毀約,現時看來,反是自己的福氣。

杏兒在旁邊連叫兩聲,玉蓮才從沉思中醒過來,看見杏兒手裏拿著些東西,笑道:“有事嗎?”杏兒把手上的東西一揚:“姐姐,你不是說,要去瞧青玉姑娘嗎?怎的現時還不去?”

玉蓮這才想起,點頭道:“是有這事。”接著用指頭一點杏兒的額頭:“小丫頭,現在都知道訓起我來了?”杏兒笑嘻嘻跟在她後麵:“姐姐,這是提醒你。”玉蓮看眼杏兒,當年那個怯生生的小丫頭,現在已經漸漸長成,從去年起,身量日漸抽高,雙頰就像從桃花花瓣放上去一般,透出粉色。

杏兒見玉蓮打量自己,有些羞澀,嘟著嘴道:“姐姐,你今日卻是望甚?”玉蓮輕輕拍拍她:“杏兒,也十四了吧,等我出嫁前,就先把你嫁了。”杏兒雙頰越發發紅,用手捂住臉道:“哎呀,姐姐,你怎麼說這樣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