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8 章(2 / 2)

杏兒領命去了,月英也和芹哥回了房,玉蓮重新攤開針線,搖頭,這人,什麼都想要,難啊,劉母既想要陳家的財勢,又想陳千金適逢自己無所不到,擺婆婆架子,不知體恤媳婦,這世上的好事都想占了,也難怪陳千金會這樣了。

這時杏兒回來了,見玉蓮又在做針線,探頭望了望,笑道:“姐姐,人人都繡鴛鴦,怎的姐姐繡這連理枝?”玉蓮白她一眼:“和人人都一樣,就無趣了。”杏兒點點頭,玉蓮笑道:“你也大了,也該繡鴛鴦了。”杏兒羞的握住自己的臉,不理玉蓮。

劉家的喜事,鬧了幾天,也就完了,劉大智是意氣滿滿,打點進京領憑,領了憑,卻也不回家鄉了,就順路上任,隻是劉大智本打著主意,要全家一起去任上,這樣也好讓同僚們,知道自己是孝順母親的,隻是劉母巴了這一年多,總算等的兒子起複,陳千金隨去任上,自己好一個人在家,享清福,怎肯答應再隨兒子去任上?

劉大智見娘不答應,反著了慌,這擇好的日子一天比一天急了,劉母隻是不答應,不鬆口。劉大智反複問,劉母隻得一句:“自己一把老骨頭了,怎好再去那遠處,離了鄉裏?”劉大智急的無法,請了陳老夫人來說服母親。

劉母見了陳老夫人上門,又聽的陳老夫人說什麼:“隻得一個兒子,自然要跟去任上。”劉母臉一撅:“我不得親家這等好福氣,兒子四五個,隻是親家也要想想,我也是數六十去的人了,骨頭埋了半截,還拋家離舍的去那山東。”

陳老夫人被噎住,劉母見了,笑一笑:“親家,我也知道,你是怕別人說你女兒不孝?”陳老夫人聽了這話,微微皺眉,劉母已經接著說:“隻是這孝道,也有個講究,卻了那遠的地方,怎能算是孝,我也就在家就好。”

劉母說完這幾句文縐縐的話,見陳老夫人不說話了,心裏舒坦,暗自想到,難怪五侄媳說的不錯,這樣的話,就能唬住陳老夫人了,陳老夫人細想想,歎道:“卻也是,孝不如順,這話,還是你對女婿說吧。”

劉母這下,十分喜歡,吩咐人送走了陳老夫人,自己在房裏繞來繞去,心裏想著,等劉大智走後,自己定要讓那幾個平日連麵子情都不給的家人,幾分顏色看看。

正盤算,劉大智閃進來,歎氣道:“娘,你怎的?”劉母一瞪眼:“我不隨你們去,不正離了媳婦的眼。”劉大智叫了聲娘,就再沒別話了。劉母讓兒子坐下,拉著他的手說:“兒啊,子嗣是重事,這汪家姐妹,我瞧也有宜男之相,你可別糊塗。”

劉大智拍拍娘的手:“娘,我省得,隻是兒去了,誰來侍奉你?”劉母早有主意,笑著說:“你前頭五哥,去年不是沒了嗎?他那媳婦,卻是在家守節的,我瞧著她好,就讓她來這裏陪我。”

五嫂子,劉大智細想一想,是個瘦長臉,大眼睛,約略也有三四分姿色,雖是莊戶人,一雙小腳卻是緾的小小的,有這樣一個本家嫂子陪著娘,想來也能堵了人的嘴,點頭答應。

劉母見兒子終於應了,心裏歡喜,傍晚就命人把五嫂子接了進來,這五嫂子也有兩個兒子,公婆都沒了,她是個機靈人,自從劉母回了家鄉,就常在她麵前奉承,又做的一手好針線,劉母的鞋襪都是她做的,還極低聲,見個下人,都笑的甜蜜蜜的,為此劉家上下沒有不喜歡她的。

隻是陳千金當了家,不讓她們上門走動,有人難免有怨氣,隻有五嫂子,什麼話都不說,還是似原來一般,這樣就連眼高於頂的陳千金,對她也有了幾分好顏色,聽的劉母要接她進來作伴,也沒說什麼。

這五嫂子也有兩個兒子,一個五歲,一個三歲,五嫂子進來後,就先讓那兩個兒子去給劉大智夫妻磕頭,陳千金見那兩個孩子,也不是那種粗魯沒禮貌的孩子,也扯扯麵皮,吩咐身邊的丫鬟拿了表禮給那兩個孩子。

劉大智家裏安排定了,這才收拾行裝,上京去了,隻是他這上京,別人都歡喜的,隻有劉全不喜歡,劉全本以為,劉大智起了複,自然會帶自己去任上,誰知卻讓自己在家,澆了自己一頭涼水,卻是主家的話要聽,劉全自然也隻得待在劉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