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自食用,二份營生業;
餘一分藏密,以撫於貧乏。
——《雜阿含經》
不義之財
據說,天堂和地獄中間隻隔了一道牆。有一天,台風把這道牆吹倒了,天堂的玉皇大帝和地獄的閻羅王非常著急。雙方研究,天堂和地獄各推出三個代表:一是銀行家,因為要建築這道牆,必須有財源;二是建築師,因為築牆是一項工程,必須由工程專家來負責;三是律師,這牆建好了以後,要研究其所有權,天堂和地獄各占多少。
閻羅王很快派出了三個代表,玉皇大帝卻久久派不出代表來,隻好抱歉地說:“我在天堂裏麵找來找去沒有這三種人才。因為銀行家是專門剝削人的錢財,他們是不會生在天堂的;建築師偷工減料,有那麼多的罪過,不會生在天堂;律師專門挑撥離間,唯恐天下不亂,所以他們也不會生在天堂裏的。”
這隻是一段笑話,銀行家、建築師、律師中的慈善家也是很多的。其他行業裏類似銀行家、建築師、律師一些為人鄙薄的行為,也不能說沒有,那些欺詐行為,所得的財富都是非法的財富。
什麼是非法的財富?就是這種財富,在國法是承認的,而佛法是認為不可以的。如賭場、酒家、屠宰場、漁獵等,在國法裏是準許有這些營業,聚財致富,但站在佛法慈悲濟世的本懷,這些是怎麼樣都不可以的。另外有的財富,佛法認為可以,但國法認為不可以。
以非法而致富的錢財有十種,是我們不可取的:
一、竊取他物。如小偷竊盜、順手牽羊,或撿到的東西不還人。凡有主的東西,不得到物主同意就私自據為己有,這都是竊取他物,是不合法的財富。
二、違法貪汙。違法貪汙所得到的,是不合法的財富。像走私、賄賂、漏稅等各種違法貪汙的所得,是非法的財富。
三、抵賴債物。像經濟犯罪、惡性倒閉,卻一走了之,開了支票不兌現,違反票據法,這種抵賴債務的行為,屬於沒有信用,所得是非法的財富。
四、吞沒寄存。把人家寄存在我們這裏的錢財沒收了,也是非法的。佛光山有孤兒院,有個年老的父親將小孩帶來給我們撫養。他有房產,銀行裏又有存款,他委托朋友,“等我的孩子長大時要交給他”;而他死後,朋友就把財物吞沒,等到小孩長大去討要,怎麼都不肯還。
五、欺罔共財。大家合夥做生意,賺了錢,應該將所得的利益由大家平均來分配,但是有的人卻將大部分占為己有,少部分才分給人。像兄弟姊妹分家,祖先的產業應當大家平均分配,可就有人自私,隻希望自己多分一些,其他兄弟姊妹少分一些。
六、因便侵占。像假公濟私,為了自己的方便挪用公款,將公家的東西占為己有,還有假報出差旅費,購買物品向商人索取回扣,多報傭金等,這些都是非法的財富。
七、借勢苟得。仗著自己的勢力苟且獲得的財富,都是非法的財富。像一些不好的公務員,別人來辦事就故意找人麻煩,刁難人,不給人方便,逼人送紅包才肯辦事,這就是借勢苟得。還有許多像恐嚇、敲詐、勒索等,這些都是叫借勢苟得。
八、非法經營。像現在私造煙酒,販賣嗎啡、速賜康、強力膠,或經營地下藥廠等,都是非法的。
九、詐騙投機。花言巧語,坑蒙拐騙,所得的利益傷天害理。
十、賭博淫業。於己於人都是惡因緣,造下孽障。
·佛光菜根譚·
黃金非毒蛇,淨財作道糧,
外財固然好,內財更微妙,
求財要有道,莫取非分財。
發財的方法
勿欲速,勿見小利;欲速則不達,見小利則大事不成。
——《論語》
財富是每一個人都希望的,不過君子取之有道。以佛教裏的發財方法,我提出六點來說明,其中前三點是一般世間所共有的發財方法,後三點是佛教發財的方法。
一、勤勞。“黃金隨潮水流來,你也要提早把它撈起來。”所以財富都是落在勤勞者的手裏。有個故事流傳很廣:老人去世前,交代兒女說:葡萄架裏的地底下埋了許多的黃金。於是兒女們就天天到葡萄架下麵去挖去找,雖然黃金沒找到,不過由於鬆土,葡萄架上結滿了累累的果實。
二、節儉。節儉可以得到財富。節儉也不是說隻光在金錢上的節儉,包括愛惜時間,你節儉時間,時間就是財富;不要濫用感情,感情要節儉;生活上的物欲也要節儉。總之人生的福報是有限的,銀行有再多的存款終有用盡的時候,留一點在那裏,以備不時之需。
三、寬厚。說話寬厚會獲得財富,處心予人寬厚會得到很多方便,方便就是財富。所謂居心仁厚,就會獲得富貴。“寬以待人,嚴以律己”,這不但是中國儒家做人處世的方法,也是佛教發財的方法。
四、信心。“信心門裏有無盡的寶藏”,你有信心,財富就在你的心裏。不但對宗教的信仰要有信心,對事業、對道德都要具有信心。對於凡是慈善的事情,就是受了委屈,也都要不喪失信心。
五、結緣。結緣是發財最好的方法。我同你講幾句話,就是語言的結緣;點頭微笑也可以和人結緣;你不認識路,我帶你去,和你結個緣;遇到困難,我來幫你的忙,更是結個緣。在世間要有緣才能生存,有人做事方便,那是因為他結的緣很多。宇宙萬有所以存在,就是因緣的存在。我們要發財、要生存,結緣非常重要。
六、布施。也許你會懷疑,布施既然是給人,給人又怎能發財呢?其實我們應該知道,布施如播種,你不布施,怎麼能有收成呢?佛教告訴我們,我們做功德就如種田,福田分悲田、敬田。以慈悲心救濟貧苦大眾,叫做“悲田”;對師長、父母、國家,盡忠盡孝,叫做“敬田”。在敬田、悲田裏播種都會有收成的。
佛教還說到“七聖財”,即信仰、精進、持戒、聞法、喜舍、智能、慚愧,這就是聖人的財富。
·佛光菜根譚·
賢而得財,則損其誌,
最好得財後更為賢能;
愚而得財,則益其過,
最好得財後能去愚癡。
貧富貴賤
台灣首富郭台銘接受媒體訪問時說,因為父親是公務員,從小給他安貧樂道的身教,所以雖然自己已經身為首富,但是最快樂的事還是吃一碗媽媽親自煮的麵。他還說,感覺坐在老舊的藤椅上比別人坐在高級的沙發上還要滿足。
我們活在人間,必須有一些資糧。世間有所謂“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意思是日常生活要有起碼的條件。可惜人們錯把追求物質當作了人生的目的,發展出計較與比較之後的貧富差別,比如“貧居鬧市無人問,富在深山有遠親”、“富家一席酒,窮漢半年糧”、“寧吃少年苦,不受老來貧”、“有錢能使鬼推磨,無錢難倒英雄漢”,這些都是來自民間深刻的感歎。貧與富自有其因果來由,以下四點說明:
其一,富足來自知足。知足第一富,如顏回“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這正是安貧樂道的典範。一個人擁有再多,如果內心不知滿足,那種精神上的貧窮更加可憐!所以,人的富足並不是看在金錢數字上的多少,而是看一個人知足與否。
其二,尊貴來自謙卑。老子曰:“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由於水性謙下,總是往低處流,所以世間萬物都受到流水默默的哺育。世界屋脊喜馬拉雅山冰川所蘊育的恒河、印度河、雅魯藏布江、怒江、長江、黃河、湄公河等七大河流,供給了印、中、尼、泰等數十億人民的水源。山頂上冰雪的高貴,恰是來自謙下的流水。有德的君子,他的尊貴,正是他的謙下利民而不自以為崇高。
其三,貧窮來自吝嗇。什麼是真正的窮人?欲望無窮是一種心的貧窮。人的心田不是用來生長欲望的,而是用來生長菩提慧命以圓滿人生。其實,任何人出生,這宇宙間的財富都有他的一份,所謂“一枝草,一點露”。而要取得財富,必須先把手掌放開。如果你始終緊握著手裏的舊物,又如何能取得新的資源呢?想要圓滿人生,首先要有“同體共生”的認識,能“喜舍”才是真正的富有。
其四,卑賤來自傲慢。傲慢就是自大,就是以己之長辱他之短。佛經雲:“若驕慢生,則長養一切雜染之法。心不謙下,由此則生死輪轉,受無窮苦。”凡夫不知宿命,故常驕慢,因為驕慢,所以不畏造惡受果報、不願悔過,也不精進於修行萬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