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百三十章:救贖者(1 / 2)

威爾遜這段時間和拉貝一樣忙得焦頭爛額,他幾乎每天都要在手術台上站五六個小時。現在,鼓樓醫院基本上已經變成了難民醫院。日本人迫於國際輿論的壓力,更為了掩蓋他們犯下的滔天罪行,便把傷勢較輕的日本兵移往自己的戰地醫院,那些傷勢嚴重的還留在了鼓樓醫院。隨後,他們便大張旗鼓的對外宣揚,宣揚他們的人道主義立場,所謂的人道主義就是在鼓樓醫院專門設立難民病區。

難民病區的病人大多都是大屠殺過後被救助隊送過來的傷者,這些人都是從死人堆裏爬出來的。有的是被慘遭百般蹂躪已奄奄一息,有的是被開腸破肚且一息尚存,那些斷胳膊少腿的就更不用說了。為了救治這些大難不死的難民,鼓樓醫院的醫生們都已是竭盡全力,可鼓樓醫院有救命的醫生卻沒有救命的藥了。特別是麻藥,這些稀缺藥品都在軍事病區的藥房,那裏有日本兵24小時輪班值守。因為沒有麻藥,難民病區很多被送送來的難民就這樣痛苦的,活生生的疼死在手術台上!那些咬牙挺過來的也不少因術後感染而眼睜睜死去!那一聲聲痛苦的,絕望的,撕心裂肺的呼喊,就如同一根根鋼針刺在了威爾遜等人的心上!

“威爾遜醫生,拉貝先生剛才打電話找您,他請您做完手術後去他住處一趟”

值班護士叫住了已是身心俱疲的威爾遜。

威爾遜麵無表情的點點頭。其實,不用這個德國人來找他他也要登門拜訪。他要和拉貝商量一下,商量一下如何逃離這個人間地獄!他累了,真的累了!期初,他來到中國完全是出於好奇,他的這份好奇完全來自於曾祖父的故事。曾祖父告訴他在東方有一個大國叫大清朝,大清朝的男人都留有一條長長的辮子,曾祖父把它稱之為“辮子王國”。

曾祖父是一個傳教士,他在辮子王國生活了十年。曾祖父怕冷,辮子王國有一江兩重天之說,一江就是大清朝的長江,長江南岸氣候熱,長江北岸氣候冷,因此,曾祖父從沒有去過長江北岸。在這十年間,曾祖父不僅學會了大清朝的語言,也走遍了長江南岸的山山水水。

曾祖父最喜歡大清朝的瓷器,他把它比作東方的“雅典娜”,它的美輪美奐讓曾祖父癡迷不已。還有大清朝的茶葉,曾祖父把它喻為“東方咖啡”。從早到晚,曾祖父總是茶不離口,曾祖父最愛喝的就是西湖龍井。

曾祖父一直活到112歲,在他看來,他之所以遲遲沒有去天堂報道,完全是因為“東方咖啡”的神奇功效。他也喜歡喝“東方咖啡”,那味道真的是沁人心脾。聽著曾祖父的故事他慢慢長大,隨之燃起的還有對這個神奇東方“辮子王國”的向往。可當他長大的時候,他聽到的卻是另外一個故事,一個“辮子王國”被奴役欺淩的故事。可即便如此,自小便紮根於心中的那份向往依然促使他來到了這個地方。

貧窮,落後,愚昧,守舊就是曾祖父故事中那個曾經偉大美好的“辮子王國”的現實現狀!可即便這樣,他還是選擇留了下來。他想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們解除病痛。但現在呢?日本人已經把這個原本就已千瘡百孔的國家變成了人間地獄!他再不離開恐怕就沒有機會站在曾祖父墓前祈禱了。他原本想和拉貝一起離開,可沒想到拉貝不但自己不想走,而且還希望他也能夠繼續留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