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又聞升天鼓(2 / 2)

殿外廣場上,四周石柱上皆已布滿了白色燈籠。

寺內六百僧人全部在廣場上,他們圍著中間的蒲團打坐組成一個裏三層,外三層的大圓圈,環衛住最中間的蒲團。

每人座前,皆放置一盞跳動著黃色火苗的油燈。

鼓聲畢。

正源大師,雙手合十,口中開始念誦起經文。

寺內的第一聲鍾響,正源開始朝著廣場中的蒲團移動。

當第三聲鍾鳴之後,城內其他佛寺也開始敲響了金鍾。

大隆福寺並不是京城最大,香火最旺的廟宇,但今日大隆福寺最大。所有寺廟鳴鍾都要等到大隆福寺三聲鍾鳴之後。

明製,凡是皇太子、諸王子誕生以後,一般就要剃度幼童一人,替皇子出家為僧,號稱“替僧”。

而大隆福寺就是正德皇帝“替僧”正源出家之處。

正源在滿城回蕩的鍾鳴聲中,落座蒲團之上。

誦念聲出,佛音嫋嫋而起。正源亦閉目合掌,開始誦念……

正源接下來幾日,都需要在蒲團中央,帶著六百寺僧為已故正德皇帝誦念升天經文。

——

威武營。

李琮與許泰看著忙忙碌碌收拾行囊的軍士們。那勁頭比讓他們出去逛窯子都來勁。

他們知道,現在他娘說什麼都沒有用了。隻能在心裏最後惡狠狠的罵一句:“這招,真他娘的狠。”

也是,一張黃布就將四萬邊軍徹底擺平,能不狠麼?

——

內閣裏。

一眾人物已經大致商量妥當,所有的一切,開始進入具體安排階段。

從這一刻起,直到新帝登基,首輔楊廷和就是大明帝國的最高代理人。

首先是起草一份正德遺詔,將被朝野上下相詬病的所有事情一律革除。

當然也觸及了許多人的利益,受損最大的自然是江彬一黨的武人。

然而他們又能怎麼樣呢?邊軍軍心崩潰,沒有邊軍為倚仗,他們就是喪家之犬。

就連江彬錦衣衛指揮使的官職,都被楊廷和等人當場免去。提督東廠也由魏彬親信張永接替。

至此,江彬一黨,賴以為之爪牙的官職皆已削奪幹淨。

對這些武人來說,這還是幸運。楊廷和等人絲毫沒有提起豹房禁止出入的事情,還讓他們各自保留一些虛職,算是對他們的優待。

接下來就是將要定奪的最大問題——新帝人選。

其實這也沒什麼好選,一致同意采用親疏關係來選。

武宗正德皇帝無子,孝宗弘治皇帝也無子。那隻能從憲宗成化皇帝兒子中選。

楊廷和引《皇明祖訓》之例:“兄終弟及,誰能瀆焉!興獻王長子,憲宗之孫,孝宗之從子,大行皇帝之從弟,序當立。”

眾人皆沒有意見,於是最後確定年十四的朱厚熜,為新帝。

商定妥當,楊廷和就帶著一眾官員,攜帶草好的遺照與大臣議定的新帝人選,前往覲見皇太後。

——

安陸興王府藩邸。

興王朱厚熜還在和母親一起吃著晚飯,如今他們母子二人怎麼也沒有想到。就在同一時間的京城裏,他們母子的命運已經悄然發生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