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改善下生活(1 / 2)

正德十六年三月十五,左順門。

群臣跪伏門外。

張太後的親信管事太監,正在宣讀太後懿旨。

其一,內閣起草的皇帝遺詔通過,可以布告天下了。

其二是同意選立興獻王長子,現任興王朱厚熜為新帝。

第三是任命定國公徐光祚、內閣大學生梁儲、壽寧侯張國舅、禮部尚書毛澄、駙馬都尉崔元、司禮監太監韋霦等人前往安陸奉迎新帝。

——

接下來的日子,對整個大明王朝來說是非常至關重要的。

發放重金,罷遣邊軍。關閉太平倉內的皇店與酒肆。並且將正德搬到宣府去的眾多珍寶奇玩,全部搬回北京……

然而皇帝大喪,對市井百姓來說帶來的是更多的不便。

家家白布掛門口,沈秋家也不例外。沈秋辛辛苦苦背回來的燈罩,如今因正德大喪,也沒有了出手機會。

魔術館這種算是娛樂場所的店鋪,被要求停業。京城裏的達官顯貴即使是過生日,或是子女結婚,如今都得乖乖後移。

死人的話是很少有人聽的,哪怕他是皇帝。活著的人都能想出各種理由繞過去。

曆史有名的例子之一就是,戰國時期魏國國相公叔痤,他讓魏王在他死後任用衛鞅為相,要不然就殺了這個人,以免為他國所用。

事實結果就是,死人臨終前得話,基本會被活人當成屁話來聽。而衛鞅就是後來變法強秦的商鞅。

這不是孤立事件,正德死前苦口婆心的安排也被當成了屁話來處理。

僅僅正德死後幾天,江彬率先被拿辦,主持這事得就是正德老娘,張太後。

她覺得自己兒子的死江彬是主要責任,不是江彬攛掇正德南巡,正德會落水染病嗎?

這種兩派鬥爭根本就不可能任由另外一方安安穩穩去邊疆,誰知道對方重握兵權會幹出什麼事來?

宰了最省心,一了百了,斬草除根,免得留個禍害,再次上演一出趙氏孤兒。

所以,正德所寵幸的一幹邊將武夫,沒有一個漏網,全部給一網打盡,關進了大牢,等待新皇帝處置。

這就是這群人的聰明之處,事情一切準備妥當,給新皇帝賣個好。

——

一個多月之後。

“聽說了沒?新皇帝到通州了。”

“這麼快嗎?”

“快啥,聽說皇上駕崩第二天就派人去了,這都一個多月了。”

“那就好,過幾天新帝一登極,咱們就不用苦哈哈的整天就坐在這裏喝茶了。”

“哈哈。”

——

因正德的大喪,一年最好的三四月,在京城百姓的指尖手縫中悄悄流逝而過。

時入五月,萬物綠意盎然,氣溫也漸漸升高,一件單衣中午的時候已經能讓人感覺到炎熱。

沈秋最近在家可忙碌著呢。

他也不管什麼露餡不露陷,反正他已經摸到竅門了,反正全部推說是書上看到的就行。

趕車的老劉時不時轉頭看一眼被沈秋用布蓋起來的銅管。他不知道這位大少爺搞這麼多銅管幹什麼,不過想想也是,最近一個多月,少爺不是折騰這就是折騰那,不過話說回來經他一折騰,東西還真好用了不少。

就拿王嬸的廚房來說,以前總是雲煙繚繞,嗆死人。

結果被少爺看見,前幾天做了一個什麼手搖式排風扇。讓蝶兒在燒火的時候用手搖著一個輪子就行,看油煙大小確定快慢。

還別說,那玩意一旦用起來,油煙果然都乖乖跑了出去,廚房變得再也不嗆人了。

所以老劉一路跟著少爺去鐵匠鋪取銅管的時候,都在想少爺這銅管子又是要做什麼?

到家門口的時候,老劉興高采烈的問道:“少爺,這些東西給你搬到哪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