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天子正年少(2 / 2)

當楊廷和帶著官吏拜見朱厚熜完畢,朱厚熜也迅速依照藩王見輔臣的慣禮做出回拜。

這一拜,自然又會引發官員們的再拜,藩王一拜他們承受的起,可興王朱厚熜這一拜他們受不起啊。

一輪幾番拜之後,事情進入正題。

楊廷和原本帶著眾人再另一門口等待,但是前來探報消息的兵士回報說,新帝的隊伍居然朝著大明門去了,最後更是停下不前。

對此,楊廷和隻能攜帶群臣趕忙跑了過來。

這時見了梁儲毛澄等人,才知道是是朱厚熜鬧情緒了。楊廷和趕忙躬身向正主問道:“不知大王為何停下不前?”

這事朱厚熜看了王府長史袁宗皋一眼,後者會意,回道:“不知,首輔大人用何禮迎接大王?”

楊廷和笑道:“儲君之禮,一切遵照皇太子即位禮儀。自東華門入,居文華殿,而後擇吉日登基。”

朱厚熜初聽儲君之禮,還是一副從容模樣,當聽聞皇太子三字時,明顯臉色不對。

隨即轉頭對袁宗皋說道:“遺詔以本王嗣皇帝位,而不是皇太子啊?”

世人常聽的俗語裏有一句,不孝有三,無後為大。放眼王侯家,也一樣。

朱厚熜是興獻王一脈的獨苗,怎麼能讓他聽聞皇太子三字不心驚呢?

楊廷和與一幹大臣自然看見了朱厚熜的神情變化。稍稍有一些不明所以,興王為皇室小宗,入繼大宗自然為嗣,這麼有什麼不對啊。

所以楊廷和率領群臣再次拜請朱厚熜,按禮官所議,自東華門入。

然而朱厚熜並沒有作答,隻是看向了一旁的王府長史袁宗皋,這是他信任的人。

讀書人有一種東西,叫風骨。

不是所有讀書人都有,也不是書讀得好就有。有些人有,有些人沒有,還有些人時有時無。

這一刻的袁宗皋有。

他不過是朝廷委派去協管興王府的一名五品長史,連身上官服都還是青色,在眼前這一片大紅袍麵前,他啥都不是,太卑微了。

然而此時,他沒有選擇群臣,而是站在王府長史的位置上,替朱厚熜說了一句話,這句話直接將楊廷和等一幹群臣嚇得夠嗆。

提了提袖擺,袁宗皋隻是拱手而不拜:“諸位大人可知道晉悼公對迎接群臣說過的話?”

隊伍中的太監可能不知,定國公這種世襲勳臣可能不知,但是這群官吏不可能不知,他們都是飽讀詩書,從科舉中脫穎而出的佼佼者。

所以袁宗皋這句話說出來之時,群臣立時反應過來他話中的意思。紛紛斂衣跪拜。

朱厚熜也知道這話的意思,但是見到群臣下拜,連他都一時覺得這話可能說的有點重了。

晉悼公的就職宣言語出驚人:“我能為君本非我欲,豈非天意?

寡人羈旅他邦,且不指望還鄉,豈望為君乎?

君之貴者,命令以自出也。若以名奉之而不遵其令,不如無君矣。

卿等肯用寡人之名,隻在今日;如其不然,聽卿等更侍他人。

吾不能坐擁空名之上,為州蒲(晉厲公名)之續也。”

言畢,眾皆驚異。諸卿大夫俯首再拜:“唯君是從!”

這一年,晉悼公初即位,年十四。

此刻,因自何門而入,掩留不進的興王朱厚熜,同樣也年十四。